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内静得只能听见车轮与路面摩擦的声音。他看似平静地看着窗外,但我知道,他的内心一定在翻江倒海。我偷偷瞄了他一眼,发现他的眼里失去了平日的光芒,是在回忆过往?还是期许未来?我没有打破这份沉默,因为此刻的默契,比任何言语都来得更加重要。
最终,初中入学的日子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姿态悄然降临,我没有再像小学时期那样,每日清晨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伙伴的期待,早早地踏出家门,而是精心计算着时间,确保在入校截止前5分钟,踏入这片即将见证我三年青春的土地——沈阳市第23中学。
一个悠长的假期,如同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在闲适与自我探索中经历了深刻的转变。那些关于未来的不确定、对初中生活的忐忑,在无数次辗转反侧中逐渐沉淀,最终化为一股“挺住”的力量暗示。既然无法预知也无法改变未来的轨迹,那么,最好的选择便是坦然接受,用一颗平和的心去拥抱即将到来的一切。我告诉自己,初中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的三载,如同四季更迭中的一季春秋,虽短暂却充满可能,终将逝去,却也必将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当我再次踏入23中的校门,那股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潮湿阴冷气息瞬间包裹了我。九月的沈阳,正值金秋,天空高远而湛蓝,阳光不燥,微风正好,是一年中最宜人的时节。然而,学校的氛围却仿佛与这外界的温暖格格不入,一种莫名的凉意从脚底升起,即便是穿着透气的运动鞋,双脚也似乎在无声地抗议着这突如其来的寒意,不时冒出的凉汗提醒着我,这里,将是我接下来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战场。
昏暗的走廊里,光线似乎被厚重的墙壁和岁月所吞噬,只留下斑驳的光影在地面上跳跃。我紧握着手中的入学资料,沿着走廊缓缓前行,目光在两侧紧闭的教室门上搜寻,寻找着属于我的那一扇门。终于,在一楼的尽头,靠近楼梯口的位置,我看到了那个即将成为我第二个家的教室——五班。教室的门框上,还残留着去年冬天为了抵御严寒而挂上的棉门帘留下的痕迹,那些厚厚的木条,仿佛在诉说着过往学子们的委屈与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