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 第1708章 刘墉刘罗锅

第1708章 刘墉刘罗锅(2 / 2)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委任为江南乡试正考官,出任江苏学政。

嘉庆二年(1797年),授体仁阁大学士,奉命前往山东审理案件。

嘉庆五年(1800年),加太子少保衔,奉旨协办和珅及其党羽营私舞弊、贪污、擅权案。

嘉庆六年(1801年),任会典馆总裁官。

嘉庆九年(1804年)病故,享年85岁。

刘墉以为官清廉着称,任江宁知府时获赞誉“少时知江宁府,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包拯)比之”。

刘墉廉洁正直的作风与当时极端腐败的社会政治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赢得了老百姓的衷心爱戴,被后世以各种方式歌颂他的有关事迹。

刘墉精通儒学,喜爱文学,尤以书法重于时,为乾隆朝四大书法家之一。

其书法用墨饱满,墨浓字肥,浑厚端庄,雄厚劲遒,时人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美誉。

其诗的体裁和内容都很广泛,语言朴实清新,颇有可读性。着有《石庵诗集》。

王晨暗道:“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享有清名,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

这刘墉还是非常之不错的,各方面都是很全能的啊,王晨是非常满意的。

……

刘墉在地方为官期间,主导了两件文字狱大案:《俣俣集》案与《一柱楼诗》案。

其中,《俣俣集》发生于乾隆二十六年,本为阎大镛逃粮拒差案,因阎大镛为监生,上报江苏学政刘墉,经刘墉查办,变为文字狱案 。

起初,刘墉将案件和相关文稿上奏乾隆皇帝,乾隆也不重视,“不过愚贱无知尚无悖逆之语”,“先置本案为轻罪”,等到刘墉进一步挖掘,查到《俣俣集》案并上奏,乾隆指示“如此可恶,当引吕留良之例严办矣。”

刘墉受到嘉奖,次年升任太原知府 。

《一柱楼诗》案原为蔡嘉树强买徐述夔之孙徐食田地产纠纷,后蔡嘉树思谋报复徐食田,首告徐家藏有禁书,《一柱楼诗》有“非常悖逆之词”。

徐食田为自证清白,主动上交该书,各级均认为无违禁之语,蔡不服,上告江苏布政使,江苏布政使陶易也不以为然,他认为蔡嘉树告徐食田,完全是出于“挟嫌倾陷”的不良动机”。

乾隆四十三年八月,蔡嘉树唆使如皋县民童志璘向江苏学政刘墉告发,遂成文字狱案,此案牵连较广,株连甚多,成为着名的《一柱楼诗》案 。

乾隆嘉奖刘墉,“徐述夔所作逆词,若非刘墉据实陈奏,几至漏网。”

升任迁户部右侍郎,后又调吏部右侍郎,乾隆四十五年春任湖南巡抚。

最新小说: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某嘴遁的精灵训练师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世威大帝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穿越动管局?那我龙族很有生活了 火影:开局获得日之呼吸 方块学园:时空外的第八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