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两封信是送到蒙恬蒙毅的手上的,另一方是送到了赵王偃的手上。
有一波大军来袭,哪怕赵王偃此时的注意力都在燕赵战场上,那也是瞒不过去的,因此秦王直接修书一方。
即将取得大战胜利的赵王偃,看到嬴政的书信没由来的咯噔一下,可随即想到秦赵盟约,又将莫名涌上的不安强按下去了。
原来嬴政直接在信里说,燕国派了他们的太傅请求秦兵的支援,
且韩魏两国,也一同派了使臣劝说其助燕,这兵他不得不出。
但碍于秦赵盟约,嬴政硬是拖到了现在。
在信里,嬴政先提前祝贺赵王偃心愿达成,随后才说的他派出来的这20万大军只是为了降攻,并不是真的要与赵国开战,请赵王偃放心。
赵王偃怎么可能因为一封信就放下心来,将仍然留守的大臣们召集到一起,探讨秦王政的这封书信有几分可信。
因为心虚而格外老实的赵佾,此时终于忍不住了,他认为秦兵的这20万不可信?
“王上,此时彭煖将军率领主力全都在燕国腹地,
李牧率领的大军,被魏韩两国牵制,无法动弹。
若嬴政这20万大军是真的攻赵,吾国大军根本来不及赶回来,
所以应当郑重以待,调遣边军在秦国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拦截,一旦对方真的发起进攻, 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抗”
然而就在赵王偃犹豫不决的时候,本应被魏韩两国牵制的李牧突然出现了,原来李牧和赵佾从未真的相信过秦朝盟约。
偷偷的将5万战士调遣到了邯郸城下,这让原本还犹豫的赵王偃,突然就下定了决心。
“你本应该在伐燕的战场上,为何还留在此?”
李牧不慌不忙的没有任何表示,还是赵佾出口解释。
“将军一直担心秦国有诈,因此一直派遣斥候在秦国必经之路上观察着,对方一有动静,将军就连夜赶了回来”
赵王偃不置可否“那5万兵将又是怎么回事儿?寡人不是已经将人派出去了吗?”
这次李牧不再端着了,而是特别理直气壮告诉赵王偃,这些人全都是等候粮草的。
赵王偃闭眼,不顾赵佾李牧等人的多番劝阻,仍然选择,全力攻打燕国。
直到所有人都退下,才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扫落在地,无论赵佾和李牧到底是何居心,就凭他们瞒着自己调兵遣将,他们就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