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无忧似乎并不在意翠儿的沉默,她继续说道:“蒙毅将军身受重伤,至今仍昏迷不醒。虽然他身上的伤势已经全部愈合,可至今仍然没有丝毫苏醒的迹象。”
赢无忧静静地凝视着世界地图,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目光穿过窗户,望向远方。在那片黑暗的夜幕中,她的思绪飘向了刘邦。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是否已经苏醒过来?
此时,三更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时间的催促,提醒着她时光的流逝。赢无忧不禁想起了秦王嬴政。
历史上的嬴政,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但他却英年早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赢无不禁想,眼前的嬴政是否也会如同历史上的他一样,早早地离开这个世界呢?
“公主,您别想太多了。”翠儿的声音在赢无耳边响起,带着一丝心疼和关切。“秦国能有今日,都是您和王上的功劳。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定能实现王上的宏图大业。”
赢无轻轻点头,她知道翠儿是在安慰她,但她心中的忧虑却并未因此而消散。她太清楚历史的走向,也太明白统一之路的艰难。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赢无忧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笔,在纸张上写下:“蜀地铁矿,巴蒲之盟……”这些都是她为实现嬴政的抱负而谋划的策略。
咸阳城西的青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蜿蜒穿过几排低矮的民居后,停在一处白墙灰瓦的小院前。院角的老槐树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轻响,东厢房的窗棂透出昏黄的烛光,将一个纤瘦的身影投在斑驳的墙面上。
吕雉握着狼毫的手微微发抖,墨汁在纸张上洇开一小片。案头堆满了赢无忧派人送来的往届科举文书,纸张上密密麻麻记着试题、考生策论与评分标准。去年那场震惊天下的科举,打破了秦国世卿世禄的旧制,寒门子弟得以凭借才学入朝为官,而如今,这个重担竟有他参与其中。
"小姐,该歇了。"侍女春华端着热茶进来,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书本,忍不住劝道,"明日还要去礼文司议事呢。"
吕雉将笔搁在砚台上,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你先睡吧,我再看两卷。"
她的目光落在一卷标注"甲等策论"的册子上,字迹刚劲有力,论述简明扼要。想起嘉阳公主说过,科举选拔的不仅是文采,更是治国安邦的实才,她又拿起笔,在纸张上记录下几个字:"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更鼓声从远处传来,已是三更。吕雉起身推开窗,寒夜的风卷着几片残叶扑进屋内。她望着天上的残月,思绪回到半月前的咸阳宫。赢无忧将一卷文书递给她时,眼神里带着少见的郑重:"吕姑娘,秦国需要新鲜血液,更需要公正严明的考官。这场科举,我信你一定可以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