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战争使森林边缘的木雕小镇的木雕产业受到严重冲击。许多木雕艺人失去了创作灵感,木材的供应也因为森林的部分破坏而变得紧张。小镇的学校由于缺乏木雕艺术文化教育资源,孩子们对木雕艺术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且,小镇居民之间因为木材的分配和木雕订单的竞争,关系变得十分紧张。
曲茵来到木雕小镇后,走进学校。教室里没有木雕工具,也没有关于木雕艺术文化的教材,孩子们只能看着墙上简单的几幅木雕图片发呆。
曲茵决定先为孩子们提供木雕艺术文化教育资源。她联系了一些木雕艺术大师和文化机构,募集了一批木雕工具、木材样本、木雕艺术书籍和教学视频等。她在学校里设立了一个木雕艺术文化教室,里面陈列着各种风格的木雕作品,墙上挂着木雕艺术的历史发展图。
曲茵在学校里开设了木雕艺术文化课程。她带着孩子们来到森林里,此时的森林静谧而神秘,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曲茵捡起一根树枝,对孩子们说:“孩子们,木雕的素材就来源于这些树木,但我们要合理利用木材,不能过度砍伐。”
她请来了一位木雕大师,给孩子们讲述木雕的技巧。木雕大师坐在一棵大树下,手中拿着一块木材和一把刻刀,熟练地雕刻着。“木雕要先从构思开始,想好要雕刻的形象,然后根据木材的纹理进行雕刻,这样才能让作品更加生动。”
曲茵开始教孩子们如何使用简单的木雕工具。她拿着一把小刻刀,在一块木头上轻轻划动,示范着基本的雕刻手法。“孩子们,雕刻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手要稳,刀要准。”
有一个小男孩,他对木雕中的动物造型特别感兴趣。他对曲茵说:“曲茵老师,我想雕刻一只小狐狸,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它看起来更逼真。”曲茵笑着回答:“你要仔细观察狐狸的形态和动作,把它的特点融入到雕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