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沿着小溪前行,在一片山坡下发现了一片潜在的陶土区。曲茵蹲下身子,用手捏起一把土,感受着土的质地和湿度。她将土在手中搓揉,发现这种土的黏性和可塑性都很不错。
于是,匠人们开始挖掘陶土。他们用锄头和铲子将陶土挖出来,然后运到工坊。曲茵教匠人们如何对陶土进行筛选和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
为了提高制陶村落的制陶技艺,曲茵从其他着名的制陶产地引进了一些新的制陶技术。她在工坊里举办了制陶技术交流活动。
活动当天,工坊里聚集了众多制陶匠人。曲茵请来了一位技艺精湛的制陶大师,大师坐在转轮前,开始展示一种新的拉坯手法。他的双手在陶土上灵活地舞动,陶土在他的手中迅速成型,变成一个优美的花瓶形状。
制陶匠人们围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大师的双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大师一边制作,一边讲解着手法的要点,如用力的方式、陶土的旋转速度等。
曲茵还鼓励制陶匠人们尝试新的装饰手法。她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颜料和工具,教匠人们如何在陶坯上绘制精美的图案。匠人们拿着画笔,在陶坯上发挥着自己的创意,原本单调的陶坯变得色彩斑斓。
随着制陶技艺的提升,曲茵又开始为制陶村落的陶器销售出谋划策。她带着制陶匠人们制作的精美陶器,参加各地的手工艺品展销会。
在展销会上,制陶村落的展位布置得独具特色。展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陶器,有造型古朴的陶罐,有精致细腻的陶碗,还有栩栩如生的陶塑。曲茵热情地向过往的顾客介绍这些陶器的特色和制作工艺。
一位顾客拿起一个陶碗,仔细端详着碗上的图案,曲茵在一旁介绍道:“这图案是我们制陶匠人一笔一划绘制上去的,每一个图案都有着独特的寓意,代表着我们制陶村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顾客被她的话所打动,当即决定购买这个陶碗,并且对其他陶器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曲茵的努力,制陶村落的陶器在市场上逐渐打开了销路,制陶匠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