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这话,众人皆是一个接一个抬起头,看向刘禅,很显然,他们和荀攸的想法大体上是一致的,
监国的任务,可并没有想象中来的轻松,毕竟刘禅不是刘备,一天的政务完成过后,就算时间尚早,估计也累的不行,实在没有多余的体力和精力去做别的事,
“诸位叔伯!”,
刘禅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我今日来此,确实是有要事相商,想请诸位叔伯帮我参谋参谋!”,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都开始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刘禅的资质,绝非一般人可比,他要商量的事,就不会有什么简单的,
这就像要是邢道荣过来问事,众人可能左耳听右耳冒,随便指点两句,问题多半也就解决了,可要是诸葛亮过来议事,谁不得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力,生怕自己说错话,丢了人?
“诸位伯父!”,
只见刘禅轻吸一口气,一字一顿的说道,
“眼下的大汉,虽有外敌,但却对国政没有太多的影响,只不过会增加一些必要的财政支出,根本不会影响大汉的正常发展!”,
“而且,自从西凉改革之后,百姓的富裕程度也和之前完全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我在考虑,是否要将我师父之前对学堂的改革计划,彻底拿出来用,不知诸位伯父意下如何?”,
这话一出,
刘禅的目的就已经显而易见了,
目前大汉的学堂晋升制度,确实给大汉培养了不少的人才,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弊端,那就是无法做到绝对公平,
毕竟每个学堂都是自主招生,等到培养学生数年后,会安排一次结业考试,通过者,可以根据其成绩考虑分配到地方为吏,本质上,这已经具备一些科举的雏形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
没个学堂的结业考试,都会由当地学堂的先生联手出题,这里面难办的事,可就有些太多了,
像平原、长安这种地方,先生的出题质量和严格程度,变会极高,但像一些小地方,很多时候先生的水平并没有那么出类拔萃,因此就会导致考试的难度参差不齐,
更有一些学堂,为了保证自己培养人才的成功率,会主动降低考试难度,让一些平庸之辈,也能获得入朝为官的资格,
说白了,
这就是让那些学堂先生自己裁判学生的能力,徇私舞弊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早年间,天下乱局,整个大汉的读书人一共也没多少,所以并没有出什么乱子,可现在读书人越来越多,若是还维持原来那种草台班子,
早晚会出大事!
而刘禅口中的那个李忧提出的计划,
自然就是所谓的科举考试!
“原来是这事!”,
只见荀攸颔首点头,轻声说道,
“此事关乎天下学子晋升之道,确实应该仔细斟酌,平原学堂已经打破了士族对晋升通道的垄断,接下来,确实应该考虑怎么样选拔人才才会更加公平!”,
“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就算要改变制度,也需提前告知天下才行!”,
“不过......禅儿觉得,我们应该以何种书籍,作为考试的重点呢?”,
“这也是我来的目的!”,
刘禅收敛神色,认真说道,
“诸位叔伯!”,
“不知你们觉得......《吕子》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