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早朝的时间敲登闻鼓,就是最好的机会。
吴家兄妹几个点点头,对着陆乘渊道了一声谢,便朝着登闻鼓而去了。
——
彼时,早朝已经接近尾声。
皇帝正欲退朝,一声声坚定的鼓声便在此时响起了。
能传进大殿的鼓声,唯有登闻鼓。
但是那登闻鼓已经许多年没有人敲过了。
众臣纷纷对视一眼。
皇帝也眉梢一动,侧头看向内侍。
内侍拱了拱手,便匆匆转身离开。
到了外头,便见一个小姑娘正一下下地抡着鼓槌,那仿佛能穿透人心的鼓声便出自小姑娘手下。
内侍上前两步,道:“你们是什么人,有何冤屈要上达天听?”
翠羽这才有些气喘地放下了鼓槌,伸手入怀,将邵宏涛的口供拿了出来:“民女是前任万年县县令之女,民女父亲被人栽赃陷害,家破人亡,今呈证据交予陛下,想请陛下重查当年之事!”
内侍狐疑地走上前,接过那封信一目十行地看完,瞳孔顿时一缩。
“此事事关重大,你们先等着。”
说完,内侍便揣着吴豪的信匆匆离开。
兄妹三人对视一眼,那颗心都微微提了起来。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们没有退路了。
内侍匆匆离开,很快又回来,引着兄妹三人进了庄严肃穆的金銮殿。
金銮殿上群臣聚集,皇帝身穿一身龙袍端坐龙椅之上,满殿的威压叫人不敢抬头。
兄妹三人低着头行入大殿,便直接跪下了。
皇帝的目光落在这三人身上,威严的眸中满是思量。
哪怕时隔多年,他对吴豪这个名字也不陌生。
当年他对吴豪是寄予厚望的,没想到这人竟然会恃宠而骄,甚至还写下了反诗,意图谋反!
皇帝鲜少那么看重一个人,最后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让皇帝如何能够接受呢。
或许是因为爱之深恨之切,所以这事儿一出,皇帝便直接从重处罚。
就是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这件事竟然还会迎来反转。
“你们三个,便是吴豪的后人?”
“回禀陛下,是。”吴黎川声音酸涩紧绷,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却是硬从嗓子里挤出来的。
他们一家苦熬了那么多年,才终于换得了如今这个为全家伸冤的机会。
“这是吴豪亲自写的?”
“是,”翠羽一边说着,一边又将血书拿了出来,“这是我母亲鲜血写就的伸冤书,还请陛下过目。”
一块一看就有些年头的绢布,上头印着颜色发暗的血迹,众人光是远远看着便觉得心惊。
内侍接过血书,却不知道这么不祥的东西该不该往皇帝面前送。
“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