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这什么价格?”林卫国问道。
“十九万。”曹子建答道。
听到这价格,林卫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曹子建还以为对方是在纠结价格上的事的,开口道:“老爷子,我这报价已经是最低价了,如果你觉得价格高了,咱们可以看看其他的。”
“小建,我纠结的并不是价格上的问题。”林卫国摇了摇头:“而是我买了这件瓷碗,别人会不会夸我眼光独到呢?”
“只要对瓷器稍微了解一点,肯定夸你选得好。”曹子建开口道。
“怎么说?”林卫国双眸一亮。
“虽然说,十九万,也能买到清三代的官窑,但那些都是官窑中的普品。”曹子建解释道:“但这件黄地粉彩花卉纹碗就不一样了,他在咸丰官窑中,已经算是达到精品这一类了。”
“众所周知,在咸丰时期,虽然因为战乱导致御窑产量锐减,但黄地粉彩的瓷器仍竭力维持宫廷气度,因为这是帝王专属色。”
“而且其存世量比之清三代的官窑普品都要少上许多,而这也是它收藏价值的核心所在。”
“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所以相比起收藏清三代官窑普品,这件瓷碗能让人一下就感受到你的品味不凡。”
“说得好像有那么一些道理。”林卫国沉吟道。
曹子建见对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继续开口道:“老爷子,这样吧,我店里也有清三代官窑的普品,价格跟这件差不多,我拿过来放一起,让你直接比对一下,看看哪件瓷碗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这可以。”林卫国连道。
当即,曹子建从柜台上拿过一件清雍正斗彩三多纹小碗,同那件黄地粉彩花卉纹碗摆在了一起。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当两者摆放在一起后,不管是林卫国,还是林泰,都觉得那件咸丰黄地粉彩花卉纹碗看着更霸气一些。
“子建,那这件瓷碗我要了。”
见林卫国并没有跟自己讨价还价,这也使得曹子建对于接下来的那些藏品,都没有刻意虚报价格。
林卫国看中的第二件藏品,是一个直径达到了近35cm的大盘。
盘内用青花绘八仙祝寿图,层次分明,构图合理。
“小建,这是哪个时期的官窑?”林卫国问道。
“这不是官窑,而是民窑。”曹子建说着,将瓷盘的底部亮给林卫国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