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第一时间凑了过去,读出了那专家回复的信息。
‘之所以该瓷碗的落款用的是红料书‘康熙御制’四字宋体款,是因为这是早期康熙御制瓷的特征,当时尚未受后来蓝款法规所限。’
‘而且像这种早期康熙御制瓷在当时烧制的就不多,更别提能够留存至今的。”
‘即便是我,像这样落款的康熙御制瓷,也仅看过两件而已。’
‘这两件如今都在台省故宫博物院。’
“同样的红料书‘康熙御制’宋体款,同样的字体挺拔隽朗,瓷碗上的纹饰也都是采用华国画技法——没骨。’
听着王建新口中的话,张岩一脸激动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并不是这瓷碗有什么问题,而是我的认知太过有限,并没有接触过这个级别的瓷碗导致。”
此刻的王建新也开始有些兴奋了起来,毕竟这样落款的康熙御制瓷,台省故宫也才两件而已。
即便他对瓷器再不了解,此刻也已经意识到刚刚那瓷碗的不寻常。
这就朝着张岩催促道:“张岩,快问问这件瓷器的具体价值,我们好设计等会怎么游说那小子将瓷碗低价匀给我们的方案。”
“嗯。”张岩这就拿过手机,在手机上问道:“李教授,按照你对华国古玩市场的了解,像这样的瓷碗,大概价值是多少呢?”
很快,对方便是回复了过来。
李教授: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朝完整珐琅彩瓷器总量也不足百件,目前全球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流通品更是连三十件都不到,而像张先生手上这件所施金粉红彩的珐琅彩瓷,属于极其珍罕独特的,按照我的估计,如今存世量不足三件。
看着这些内容,张岩呼吸都有些开始粗重了起来。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越少说明价值就越高。
李教授:康熙御制珐琅彩的价值源于工艺独创性、存世稀缺性、帝王文化烙印等多重加持于一身,其不仅是技术杰作,更是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李教授:就在上个月,在香江苏富比的一场拍卖会上,就有一件跟你这珐琅彩瓷碗同类型的清康熙御制珐琅瓷碗以3360万港元成交。
李教授:那件我看过,是紫彩烧制,跟你手上这件比的话,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那件在紫彩烧制上的掌握不是很好,使得色调有些沉郁,而你这件的粉红,色若桃绯,极罕也!!!!
李教授:按照我的个人估计,如果张先生的藏品跟发过来的图片和视频没有色差的话,过亿问题都不大,当然,还得以实物为准。
由于王建新一直想知道这瓷碗的价值,所以一直盯着张岩上的手机信息。
这也使得它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些内容。
“卧槽!!!!!”
这一声国粹,比之刚刚张岩的还要大上那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