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反其道而行(2 / 2)

“我从未在生活中见过如此生长之法的石头和竹子。”刘淑芬答道:“而东坡居士作为名家,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吧?”

听到这回答,曹子建就知道,刘淑芬对于所谓的文人画,根本不懂,这就笑着摇了摇头,道。

“淑芬,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曹爷,这话什么意思?”王伍不明所以的问道。

“就是文人作画,看画的像不像,这个标准太低了,简直和孩童一样幼稚。”曹子建解释道。

“啊?”刘淑芬一脸尴尬道:“掌柜的,我说错了嘛?”

“不算错,但也不对。”曹子建答道:“确实,在华国古代,对于绘画,一直都十分注重写实。”

“你画的越细画的越像,像照片一样才好。”

“这种重形似的绘画风格到了宋代的时候,更是到了登峰造极之处。”

“像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那幅画以高度写实的画法,描绘了北宋都城边梁的繁华景象。”

“但....”

说到这,曹子建语气一顿。

“东坡居士的画作,却是反其道而行。”

“他对于绘画,可以说是一笔草草,不求形似,反而注重神似和意境。”

“这给后来的华国书画家开了一个无尽的法门。”

“乃至到了元朝,明朝,清朝,文人画反而逐渐压倒那种形似画,成为主流。”

“这就是东坡居士的伟大贡献。”

“是淑芬孤陋寡闻了。”刘淑芬听完之后,忙道。

“很正常,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全知全能。”曹子建摆了摆手,这就着手将那幅手卷给收好。

而后,打开了第二幅。

这是一幅水墨绢本立轴画。

长约一米二左右,宽50公分。

所画之物为一株枯木,一块怪石,外加怪石之后的几株或高或矮的竹子。

同样没有落款。

盖的是苏轼当年用过的一枚闲章。

诗酒趁年华。

相较于那手卷,这幅画的鉴藏印就比较少了。

只有五枚而已。

其中四枚都是出自同一个人。

项元汴。

其中一枚为“画禅”,是为董其昌之印。

最新小说: 哀嚎之夜:天黑请闭眼 德云:从宣传不退票服务宗旨开始 军魂八极:我的拳头就是密令 人间正道是沧桑之百万雄师 谁说华夏无神?外神亦是神! 我单身后,富婆姐姐圈蠢蠢欲动 九剑定乾坤:别名护花校草 山乡轶事 快穿之炮灰女装大佬逆袭记 人间悬疑故事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