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型结的不算完美,但胜在敌人冲过来之前形成防御性圆形阵。
外围盾牌兵手中盾牌重重砸在地上为自己打气。
里面第二层长枪手长枪架在盾牌缝隙之中,随时对外围靠近敌人进行戳刺。
第三层就是抵御对方破阵进来的剑士。
最里面一圈是弓弩手。
他们才是抵御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对方应变能力如此迅速,朱鸿运也没有采用箭头型阵型破阵,举起手对着空气左右劈两下。
弓宏深立即取下背后强弓。
后面士兵也是将马槊收回,取出弓箭。
因为弓宏深一直将弓箭作为主武器,所以他习惯将弓背在后面。
那么后面士兵如何分辨什么时候用弓,什么时候用马槊?
弓宏深如果一直跟在朱鸿运侧翼,则是快速近战接敌。
如果弓宏深取下弓并且和朱鸿运形成相反方向冲锋。
那就是另一个战术。
左右包夹齐射消耗。
两千多人分成三个大组,每个大组都分成三个小组,一共九个圆形方阵。
每三个方阵形成一个大阵,从空中俯视能看到大致呈“品”字,这样的结构稳定,随时可以改变防御方向,随着敌人移动而快速变换。
这是用来对付机动性较强骑兵较好的阵型。
圈内弓弩手凭借远距离攻击优势和敌人互射。
如果敌人冲破一个圆圈,另外两个圆圈就会快速分解包围形成一个大圆快速解决里面的敌人。
“放!”
指挥官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合适距离。
而朱鸿运这边则并不着急。
先不说他们箭矢少,覆盖面积小。
就朱鸿运这三百骑兵武装到脚趾缝的程度,一根箭矢经过抛物线后能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几乎没有。
叮叮当。
偶有几根箭矢击中,也没有造成任何损伤。
弩和弓各有特点。
弩射速较慢,但射程远,攻击力高。
弓射程较近,但射速快。
而且骑射并不需要瞄准,就像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全凭手感和经验。
熟能生巧。
他们骑在马上不需要瞄准,凭着感觉使出最快速度用弓将箭抛射到敌人堆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