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咱们的民生工程哪项不是实打实的?”
“杨墨,”
君凌平静地摇摇头:
“他针对的不是工作,别深究。”
看着杨墨欲言又止的模样,他知道年轻人猜到了些什么,但洪家与君家的宿怨,不该牵扯进来。
君凌清楚,对方作为洪家的代言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借题发挥打压自己而已。
可这些家族斗争的内情,他不愿让杨墨等人卷入。
当晚的县委扩大会上,君凌将马副主任质疑的“民生作秀论”转化为议题:
“既然有人认为我们在作秀,”
他推开《民生项目第三方评估报告》。
“那我们就把所有工程的‘素颜’亮出来——下周开放所有在建项目,欢迎媒体和百姓随时抽查。”
陈默握着钢笔的手顿了顿,忽然想起君凌曾说“真正的底气,是经得起素颜出镜”。
会后,陈默留了下来:
“书记,这事不简单。”
“这个马副主任的背景可不简单……”
“我知道,”
君凌抬手打断,望向窗外的夜色,
“有些账,不是算在当下的。”
陈默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喉结动了动,只得重重点点头,转身离开。
其实君凌不像他表面那么镇定。
洪家在省里盘根错节,尤其在这个经济大省,从金融到地产都有他们的触角。
而自己以君家子弟身份调任S城主抓民生,早已被洪家视为眼中钉。
马副主任的“作秀论”只是试探,真正的杀招或许藏在更深的暗处。君凌嗅到了一丝不安。
洪家或许正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将民生工程与家族斗争捆绑,进而全盘否定的时机。
君凌表面上不动声色,实则要将每一项民生工程都做成“铁证”:
开放所有施工现场接受百姓监督,每笔资金流向附村民签字等。
深夜办公室里,君凌对着S城地图沉思。
洪家擅长操控资本,但他偏要在民生与经济的结合点上破局——推动智能养老设备生产线落地,将应急物资需求转化为自贸区电商订单,让每个民生项目都成为拉动就业和消费的引擎。
“当民生变成生产力,”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洪家的刀就砍在了钢板上。”
次日清晨,陈默进来时,看见君凌正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原本空白的板面已经列满条目。
“通知下去,”君凌头也不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