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见李申之有意为鲁达开脱,便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商量商量该如何应对?”
赵瑗一脸苦色,心中无比的凄凉。在他看来,没有对策。与其思考无用的对策,不如想一想回到临安府之后怎么面对赵构的怒火。
虽然李申之对于三圣别被劫走的事情不怎么感兴趣,但是完颜宗弼这一波奇袭的操作,着实让他深为忌惮。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作为军力弱势的一方,竟然也犯下了高傲自大的毛病。
接连打了几场大胜仗,尤其是奇袭占领开封府,逼着金人灰溜溜地撤走,让宋人多少都有些骄傲起来。
在这种逆天大胜面前,任何人都会感到骄傲。
他们应该骄傲,所以他们也应该吃亏。这波被偷袭输得不亏,这是一个将领成长过程中必上的一课。
只是千想万想也没想到,完颜宗弼临败之际,还能给李申之好好地上一课。
这一课,让李申之深深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金人即便败成了那个样子,依然可以插入宋人的腹地来一场精准突袭。
想一想若是他们的目标是李申之,他并没有足够的把握能逃脱,让人不寒而栗。
任何人,在任何时刻,都有可能阴沟里翻船。
如果金人偷袭的对象是他李申之,他有什么能耐逃得生天?
除了寄希望于奇迹之外,别无他法。
同理,岳银瓶的奇袭或许真的能干掉完颜宗弼,进而改变宋金对峙的局势也未可知。
亦或者完颜宗弼只是想像鲁达一样安安静静地上一个厕所,结果就这样丢掉了性命,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一点都不稀罕。
在古代欧洲,得益于奇葩的卫生管理习惯,和城堡的厕所设计,据说欧洲贵族上厕所被刺杀的死亡率比上战场都高。
王伯龙作为金国第一猛将,一直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次劫掠三圣的成功终于为自己挽回了一些面子。
当二圣见到王伯龙之后,出奇地乖巧听话,全程配合王伯龙的安排。
赵桓苦恼地说:“在开封府的时候就不该跟着义军,哦不,跟着叛军出城。我就说么,宋军怎么可能打得过金军?早晚还得败回去。”
渊圣皇帝没有一点皇帝的架子,在金国多年的历练让他也学会了如何去讨好别人,以及如何当好一个奴隶。
赵桓在那里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无非是想向金人表达一下自己的忠心,以及为自己跟着宋人妄图逃脱金人的控制进行辩解,那全是自己一时糊涂犯下的错误,以此来祈求金人对他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