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翻开自己整理的名单,轻声念道:“男教练:周浩然、苏文轩、陈志翔、赵明杰、刘子阳;女教练:苏婉柔、林婉、唐雨欣、徐梦洁、李嘉琪。这十个人,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性格气质,都很契合我们的需求。”
“周浩然的表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欧阳寒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简历,目光中透出赞许,“那天面试时,他不仅对每台器械的构造、功能如数家珍,还能精准指出不同设备在训练中的适用场景。更难得的是,他拥有整整十年的健身房一线工作经验,从新手到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他都能迅速判断并给出科学建议。他提到曾为多位客户定制过阶段性训练计划,效果显着——这种实战经验,正是我们打造专业健身空间所急需的。”
陈梦瑶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认同:“苏婉柔也相当出色。她不仅持有国际认证的瑜伽导师资格证,还专修过女性身心调理课程。她提到,现代女性在工作与生活压力下,更需要通过呼吸调控与体式练习来恢复内在平衡。她的教学风格温和而富有引导力,特别适合开设产后修复、减压冥想和女性专属瑜伽课程。我们可以考虑在健身俱乐部东侧的落地窗区域设立一个静谧的瑜伽空间,搭配天然亚麻垫与香薰系统,营造出疗愈氛围。”
“而林婉的加入,可能将我们的服务提升到一个全新的维度。”欧阳寒语气微沉,带着几分兴奋,“她曾是国家体操队的康复训练师,专业背景非常扎实。面试那天,她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功能性动作评估客户的身体状态,并精准调整康复器械的参数。她提到,许多运动损伤其实源于错误的发力模式,而科学的康复训练不仅是恢复,更是预防。我建议在健身俱乐部的空房间里专门规划一个独立的‘运动康复中心’,配备等速肌力训练仪、深层肌肉刺激仪等专业设备,由林婉主导,为术后恢复、慢性劳损或运动损伤人群提供个性化康复方案。”
陈梦瑶微微一笑:“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服务追求塑形与健康的普通会员,还能吸引专业运动员、术后患者甚至亚健康白领。从健身到康复,从体能提升到身心平衡,我们的服务体系将真正实现闭环。”
欧阳寒合上简历,望向窗外晨光初照的园区:“这不仅仅是一家健身房,而是一个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完整生态。而他们,正是这个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石。”
两人越讨论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健身房里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
“接下来是岗位分配。”陈梦瑶拿出一张白纸,开始画结构图。
“福利院的保安,我建议选赵雷霆、张宇、柳艺婷和李怡娜。”她说,“赵雷霆和张宇体能强,反应快,适合应对突发情况;柳艺婷和李怡娜都是女性,对孩子们更有耐心,也能照顾女童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