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大火(Great Fire of Rome)始于公元64年7月18日至19日的夜晚,可能起火于俯瞰大马戏场(Circus Maximus)的阿文提努山(Aventine)的某间商铺,或者大马戏场的木制外部座席。
罗马城一向易发生火灾,这次火灾因风力助长而蔓延至灾难性的程度。
塔西佗(Tacitus)、卡西乌斯·狄奥(Cassius Dio)以及现代考古记录了阿文提努山、帕拉蒂尼山(Palatine)和凯利乌山(Caelian)上的豪宅、普通住宅、公共建筑和庙宇被毁的情况。
火灾持续了七天多才得以平息,但随后再次燃起并持续了三天。
火灾摧毁了罗马14个行政区中的3个,并严重破坏了另外7个行政区。
一些罗马人认为这次火灾是偶然发生的,因为商铺多为木结构,且出售易燃物品,而大马戏场的外部座席也是木制的。
另一些人则声称这是一场由尼禄(Nero)指使的纵火行为。
普林尼(Pliny the Elder)、苏埃托尼乌斯(Suetonius)和卡西乌斯·狄奥的记载提出了尼禄纵火的几种可能动机,包括将其作为关于特洛伊城(Troy)焚毁的戏剧表演的真实背景。
苏埃托尼乌斯写道,尼禄纵火是为了清理地块以建造他计划中的奢华宫殿“金宫”(Golden House)。
该宫殿包括人工打造的美丽景观以及一座约30米高的尼禄雕像“尼禄巨像”(Colossus of Nero),其位置大致与后来的斗兽场(Colosseum)重合。
苏埃托尼乌斯和卡西乌斯·狄奥还称,尼禄在城市燃烧时身着戏服演唱了《伊利昂的毁灭》(Sack of Ilium)。
关于尼禄在罗马大火期间弹奏里拉琴(lyre)的流行传说“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弗拉维王朝(Flavian)宣传的文学构建……其对尼禄试图改写奥古斯都(Augustan)统治模式的失败表现出鄙夷”。
塔西佗对尼禄是否为大火的责任人持保留态度。
他发现大火发生时,尼禄正在安提姆(Antium),随后返回罗马组织救援工作,包括清除尸体和废墟,并用自己的资金支付相关费用。
火灾过后,尼禄开放自己的宫殿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庇护,并安排粮食供应以防幸存者饥饿。
塔西佗写道,为了摆脱嫌疑,尼禄指控基督徒(Christians)纵火。
根据这一记载,许多基督徒被逮捕并遭到残酷处决,例如“被投入野兽之中、钉死在十字架上,或被活活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