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军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士兵们白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学习新的战术和战斗技巧;晚上则轮流值班,加强营地的警戒。工匠们日夜赶工,利用缴获的材料打造兵器和盔甲。县城的百姓们也积极参与到防御工事的建设中,他们搬运石料、修筑城墙,为保卫家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孙健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密切关注着汉军的动向。探子们深入各地,收集关于汉军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韩信下一步计划的情报。然而,汉军似乎在经历这次失败后,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没有任何大规模调动兵力的迹象。
这种平静让孙健等人感到不安,他们知道,这或许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韩信必定在暗中谋划着更大的行动,准备给秦军致命一击。孙健等人能否在这短暂的平静期内,成功提升秦军的实力,做好应对汉军报复的准备呢?而韩信又会使出怎样的阴谋诡计,他们又该如何破解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大秦复兴的道路依旧充满了荆棘
就在孙健焦虑之时,一名探子匆忙来报,说发现一小股汉军在靠近秦军营地的山林中活动,似在勘察地形。孙健眉头紧锁,怀疑这是韩信的试探。他当机立断,派出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尾随这股汉军,伺机而动。
与此同时,孙健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有人提议主动出击,打乱汉军部署;有人则认为应坚守营地,以逸待劳。孙健权衡再三,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营地防御,增设陷阱和障碍;另一方面挑选敢死队,准备在合适时机突袭汉军后方粮草。
几日后,那股汉军再次出现,且人数有所增加。孙健指挥秦军按计划行事,精锐小队从侧翼包抄,将汉军逼入绝境。就在秦军以为胜券在握时,却发现这竟是韩信的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汉军主力已悄然向营地逼近……
孙健心中一惊,急忙下令营地士兵全力抵抗。一时间,营地内喊杀声震天,汉军如潮水般涌来,秦军虽早有防备,但面对汉军主力的突然攻击,还是有些手忙脚乱。就在局势危急之时,敢死队队长前来禀报:“将军,汉军后方粮草营地防守空虚,我们已成功烧毁其粮草!”孙健精神一振,他深知汉军没了粮草,必难持久作战。于是,他重新组织兵力,与营地内的士兵里应外合,向汉军发起反攻。汉军得知粮草被烧,军心大乱,攻势渐缓。秦军士气大振,越战越勇。韩信见势不妙,只好下令撤军。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秦军虽历经波折,但凭借着孙健的果断决策和将士们的英勇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大秦复兴的希望,也在这战火中,微微燃起。
望着汉军狼狈撤离的背影,孙健心中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反而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这次虽然又击退了汉军,但韩信的智谋和手段让他深感压力巨大。每一次交锋,汉军都在不断调整战术,而秦军则是在一次次险象环生中艰难取胜。
孙健深知,这样的胜利并不能让他们高枕无忧。他立刻召集众人,对这次战斗进行复盘。
“大家都说说,这次战斗我们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孙健严肃地说道。
扶苏率先发言:“此次我们前期的部署还算得当,精锐小队的包抄战术也险些成功。但我们还是低估了韩信,没有识破他的调虎离山之计,导致营地遭受突然袭击,陷入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