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该如何赏?”
“吕将军已经是武王,虽然不再带兵,但不妨封他一品镇国大将军之职,挂个虚职。”
贾诩默默举起手补充道:“殿下,依下官愚见,北军总将秦百炼也不能忽视。”
“他在殿下刚刚起势之时给予了殿下不少帮助,北军也完全听从殿下调遣。”
李承泽颔首道:“说得有理,那依你看,该如何赏赐?”
贾诩没有推脱,建议道:
“如今秦将军是北军总将,既有一品镇国大将军,亦可有从一品辅国大将军,稍逊镇国大将军一些便是。”
“殿下不妨赐秦将军辅国大将军之职,再赏赐个爵位。”
贾诩说得很有道理,没有秦百炼鼎力相助,他很难三年内完成和李建业的约定。
若是秦百炼给他使绊子,拖后腿。
赵云、霍去病他们也没有办法连战连捷,势如破竹。
“就按文和先生说的办。”
将霍去病、赵云、薛仁贵等各位将领的赏赐议好之后,紧接着进入第三个议题。
李承泽环视着下方坐着的众人。
“以后再无北周和平阳王朝,我欲在大乾境内重新划分州郡。”
“大乾全部疆域重新划为三十三州,州内立郡、城、县、乡。”
“各州、郡按照地势划分,城县不变。”
“地方最高长官分别为州刺史,郡太守、城知府、县令、乡正。”
从高到低:
刺史、郡守、知府、县令、乡正五级。
李承泽原本想着以耆老,也就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人来协助治理一乡。
但他后来认真想了想,不是所有老头都是德高望重的。
而且虽然不是全部,但不得不承认,
绝大多数老人思想固化,因循守旧,远远不及年轻人懂得灵活变通。
而且李承泽开办小、中、大三级文学院,三到四年内准备第一次科举。
为的就是让年轻人有机会可以大展拳脚。
若是乡正被耆老取代,势必少了不少让年轻人发展的机会。
李承泽解释道:
“正好以此为由重新丈量土地,清理被那些富户大家隐匿的田产和人口。”
“至于在座诸位,先辛苦些,从一州之地治起,之后我会尽快将你们调至中央。”
“是!”
李承泽和张居正、房玄龄他们这次谈话持续了整整一天,而后又各自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