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八,便是陈行宁与林暖的大婚之日。
若说萃雅那件由世家精心准备的嫁衣是倾城的牡丹,极尽华丽繁复之能事,那么林暖为自己准备的喜服,则更像是江南雨巷中一株清雅的兰,低调而柔美。
款式是她亲自画的稿样:摒弃了过于沉重的金银绣和层层叠叠的累赘,线条简洁流畅,更注重穿着时的舒适与行动方便。
布料选用了自产的越州丝绸,主色是温润的正红,只在领口、袖缘和裙裾处,以同色系深浅不同的丝线,精心绣着寓意吉祥的缠枝莲纹和云纹,针脚细密,光泽内敛,透着一股子雅致。
林暖对自己的绣功很有自知之明。那些繁复的纹样,主要依靠了张梦嫂和思晴的巧手。
张梦嫂稳重老练,负责大片的铺陈;思晴心思灵巧,专攻细节的点缀。林暖只是象征性地在喜服的里衬或不起眼的角落缝上几针,算是尽了“新嫁娘亲手缝制”的心意。
看着张梦嫂和思晴飞针走线,林暖无奈又释然地笑了笑:“这针线功夫,真真是偷懒不得,非得是日积月累、沉下心来的功夫才行。”
她早已明白,人的精力有限,与其勉强去做不擅长的事,不如把时间用在更能发挥所长的地方。
江南的秋,是沉静的,也是丰饶的,当满满的暑气被飒飒的西风一点点卷走,庭院里那株曾落红满地的石榴树,竟在秋阳的眷顾下,则留下个几个大石榴,虽然不多,但寓意极好!
沉甸甸的石榴压弯了枝头,饱满的果皮在晴空下泛着油润的光泽,裂开的口子隐约露出晶莹剔透、宝石般的籽粒,红得那样热烈,那样喜庆,仿佛专为这一日蓄满了生机。
更别提秋日那浓郁的桂花香,这道香味由北及南都很像,就像新婚夫妻连接着南北两地一样。
这日林宅上下早已洒扫一新,廊下悬着红绸,窗棂贴着双喜。空气里弥漫着清冽的桂花香,混合着厨房蒸腾出的糕饼甜香,以及那无处不在、象征着多子多福的石榴果香。
林暖的闺房内,暖意融融。
铜镜前,她身着嫁衣,冯雨小心地为她梳着发髻,绾上金钗玉簪,非常好看的一个高髻。
镜中人,眉眼带着一丝英气,杏眼又显得温柔大气,唇点朱丹,平日里那份沉静坚韧,此刻被大红的喜色晕染,平添了娇艳。
林暖望着镜中的自己,指尖无意识地抚过嫁衣上凸起的绣纹,心中并无多少新嫁娘的忐忑,喜悦肯定是有的,但她更多的是安然和舒心。
这么些年的坚韧守望,风雨筹谋,终于在这一刻,汇聚成一条通向他的路。
“姑娘真美!”冯雨由衷赞叹,将一枚打磨圆润、红得透亮的石榴石别在她发髻一侧,金钗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