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无家可归的青年,如今已是天子门生、朝廷命官,衣锦还乡。
陈行宁先郑重地向村中祠堂和村学捐了二十两纹银,感念“当年若非乡亲们收留照拂,行宁焉有今日?此乃一点心意,望能稍助村中。”
村学里,朗朗书声依旧。
当年的周童生,如今也已是周秀才了。虽然名次不高,但他和他的亲人也很意足了!
更是将户籍迁到了五井村,三个儿子都在村学开蒙,真正在这里扎下了根。
陈行宁与周秀才促膝长谈,看着简陋却整洁的学堂,心中感慨,或许这五井村真有些文脉灵秀之气?
他将林大伯和林四叔的田亩纳入了自己新科进士的免赋名额之内,这是他能给予的最直接的回报。
他又仔细考教了林满、林才兄弟的功课,见二人根基扎实,便鼓励道:“今岁童生试,你二人可去试试身手。”
听闻陈行宁即将赴任江南越州,不少村民心思活络起来,纷纷登门,言辞恳切,希望能随行南下去谋个差事或前程。
陈行宁温和地婉拒了“诸位乡亲厚爱,行宁铭感五内。然江南情势叵测,此去凶险难料,岂能带乡亲们涉险?再者,”他顿了顿“江南一事还需阿暖安排,且我此行队伍已然不小,若再添人,恐过于招摇,于行程、于安全皆非上策。”他言辞恳切,没有半分新贵骄矜,仿佛还是当年那个温和的村学先生。
村民们虽失望,却也理解,更感念他的坦诚与不忘本。
队伍中的秦云飞,也抽空回了趟家,得知妻儿已随一丰回江南,秦乐也追去了,索性我只能忧在心间。
在广丰县停留了五日,处理完各项事务,陈行宁便率队继续南下。
四月十六日,行至合安县境,远远便望见旌旗招展,一队更为庞大的车马仪仗停在官道驿站旁——正是赴任江南东道提督的卢清哲一行。
卢清哲身着绯色官袍,气度沉凝威严。他的护卫皆是精锐,甲胄鲜明,远非陈行宁的队伍可比。
提督之位,统辖一道军政,仅在刺史之下,实为封疆大吏,足见康圣帝对其的倚重与赋予的平乱重任。
此番在合安,卢清哲便是要先行接见所有赴任江南东道的官员,统一部署。
陈行宁肃整衣冠,上前恭敬拜谒,两人在驿站内密谈良久,卢清哲神色严峻,将江南一些情况告知,并面授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