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姝温声安抚:“舅母安心,舅舅述职并无问题,反而还可能有立功的机会。”
兖、豫诸州大旱,周柏任漕运转运使,主持漕运事务,应当多有助力。
皇上深夜传召,即便是存心见一见与“故人”容貌有几分相似的绣云,也断不会因此耽误政务。
绣云安下心,也就说起了庆国公府,语气里难掩唏嘘:“云夫人按娘娘的吩咐,事先与我透了些话,说庆国公府已故的大小姐,竟真真可能是姑母的女儿,乍一听,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心里头又惊又涩的。”
孟姝拍了拍她的手背,“皇上派掖庭令与御前侍卫去了一趟江宁,云夫人也透了些在京城查到的线索,估摸着童大人应是查到了什么实证,具体的皇上虽并未提及半分,不过......”
她顿了顿,笃定道:“端看皇上如此震怒,真相应与咱们猜测的八九不离十。待会儿他见着舅母与庆知潼有五六分相似的容貌,两相印证,届时,庆昭仪与庆国公府...断然难以承受皇上的怒火。”
先说御书房内的情形,与孟姝推测的几乎分毫不差。
周柏身着朝服,立于御案之下,将近一年在扬州的政务一一如实禀陈。
从漕运河道的疏浚修缮,到盐铁税赋的核查厘清,条理分明,句句皆是实务。待说到关键处,他特意重点提及赵郡李氏覆灭后,扬州府着手重建的常平仓与岸口货场。
“启禀皇上,自李氏倒台,臣便牵头清点其侵吞的官仓粮米,现已将包括扬州、庐州、江宁等州府常平仓扩建一倍,可储粮三十万石。岸口货场也新修了七处共计十二座栈房,专司囤积赈灾物资,如今已能承接南北漕运的半数周转......”
皇上指尖轻轻叩着御案,目光落在周柏呈递的账册上,时而颔首,时而追问两句细节。
殿内只闻君臣间的对话声,伴着烛花偶尔爆裂的轻响。
这般议事,一晃便过了半个时辰。
待周柏禀陈完毕,皇上已握着朱砂笔,在折子上写下了十余条批注,或是对常平仓核验的补充指令,或是关于货场值守兵力调配的安排,显然已将漕运仓储之事,全然纳入了后续筹谋之中。
政务处理完,皇上搁下笔,抬眼看向周柏,目光多了几分赞许:“周卿任漕运转运使不过年许,便能将扬州沿线漕运梳理得井井有条,果真没让朕失望。”
周柏闻言,当即躬身垂首,“臣不敢居功。扬州能有今日之效,一则赖皇上圣明,铲除李氏门阀,为漕运除了心腹之患;二则靠同僚齐心,各司其职方能推进实务。臣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