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貂蝉拜月,画工确实不错,”陈阳一边说着,一边继续仔细端详,“虽然年代不算久远,但胜在题材讨喜,画面完整,色彩饱满。”
“在欧洲那边,这种中国古典美人题材还是很受欢迎的。”
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民国仿清晚期风格的人物盘,画工尚可,彩头也足,适合充数。留下。”
听到陈阳这番点评和最终的决定,赵老板紧绷的肩膀瞬间放松下来,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本有些忐忑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他的眼角都笑出了细纹,显然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这件压了多年的货终于有了去处,不仅能回笼资金,还能为店里腾出展示空间,何乐而不为呢?
钱会长的伙计双手捧盒,小心翼翼地轻手轻脚地将木盒置于桌面,动作虽轻,却足以让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集中过来。众人还未等看清盒中物什,便已先闻一阵细微的惊叹声,这声音并非因盒中瓷器的第一眼冲击而起,而是源于对其精致程度的预先期待。
待木盒缓缓打开,盘身显露于众人眼前时,惊叹声更甚。
盘中瓷器较之周老板先前所展示的茶圆,无论是造型还是工艺,皆胜出一筹。盘沿呈撇口状,弧壁线条流畅,圈足部分修琢精细,胎体薄而轻盈,在光线下隐隐透出一层柔和的光晕。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通体施就的霁蓝釉,色泽沉稳如夜,却又泛着微微的宝光。
众人屏息凝神,目光落在盘底与内壁连接处,只见细如发丝的针状刻痕密密麻麻地分布其上,每一道刻痕都均匀而细腻,如同凤尾轻拂,又似流云舒展,这便是光绪官窑特有的“轧道”工艺——一种在釉面上以尖锐工具刻划出细密纹样的绝技,因其难度极高,故又称“锦上添花”。
在轧道纹样的衬托下,盘面上以粉彩绘制的缠枝花卉纹样更显生动。一朵朵牡丹、月季、芙蓉等花卉,饱满丰盈,花瓣层次分明,晕染得当,仿佛能嗅到淡淡花香。
枝叶舒展,或蜷或直,或浓或淡,皆显自然之态。设色柔和雅致,既不过分浓艳,亦不觉寡淡,与精细的轧道地纹相得益彰,更添几分华美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