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的心跳声在耳畔清晰可闻,李强则双手紧紧贴着裤线,连大气都不敢喘。
青山居士的笔尖在素胎上游走,那缠枝莲的线条灵动宛转,每一笔都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叶片的翻转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图案,而是真正叶子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
每一片叶子都有着不同的表情,有的含蓄内敛,有的张扬奔放;花蕾的含苞更是令人惊叹,那种将开未开的娇羞,那种生命力蓄势待发的张力,竟然能在平面的瓷胎上表现得如此立体;莲瓣的舒展则展现了生命绽放的瞬间,每一片花瓣都有着自己的弧度和神韵,都栩栩如生,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这绝非那些千篇一律、匠气十足的摹本可比。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笔触间透出的“古意”——
那些线条的顿挫不是技法的炫耀,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仿佛能听到三百年前康熙年间那些宫廷画师在景德镇御窑厂挥毫时的心声;料色的浓淡过渡更是巧夺天工,钴蓝料在老人的控制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有的地方浓得像夜空,有的地方淡得像晨雾,这种变化不是偶然,而是老人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
甚至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飞白”和“料刺”,看来都是老人故意为之,那是对古代工艺中偶然性美学的精准把握,都完美地复刻了清三代官窑青花那种特有的神韵。
这绝非简单的模仿,张远在心中默默想道,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层面的精神传承,是对那个时代审美和技艺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完美再现。
时间在这间地下工作室里失去了意义,张远感觉自己的意识都被那支神奇的毛笔牵引着,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完全沉浸在这场视觉盛宴中。
李强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炎热,而是因为紧张和兴奋,他从未想过制作假古董的过程竟然能如此震撼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