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 > 第1758章 比肩清明上河图的画作

第1758章 比肩清明上河图的画作(2 / 2)

而与之齐名的还有一幅描绘南方风土人情的巨作——正是眼前这幅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览图》长卷。它不像《清明上河图》那般广为人知,极少在世人面前露面,仿佛一位隐士,默默地守护着它独特的艺术价值。

这幅画卷以纪实的笔触描绘了元代的山水风情,画中展现的众多佛事活动,如抬佛像、洗佛尘、年轻男女手持鲜花走过等场景,暗示了画作的时间大约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前后。画面宏大,细节精妙,根据后世统计,画中共有1607个人物,494幢房屋建筑,68艘船只,14辆车轿,108头牲畜,87只飞鸟,以及数不清的塔、桥等景物。王振鹏 1323年作 江山胜览图 手卷  画中人物身份各异,农夫辛勤耕作,车夫来往奔波,轿夫稳步前行,砍柴人挥汗如雨,商贩叫卖吆喝,乞丐沿街乞讨,马夫照料马匹,僧道虔诚礼佛,善男信女祈福平安,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士兵保家卫国,郎中悬壶济世,官员处理政务,杂耍人表演绝技。如此丰富的人物群像,构成了这幅庞大而详尽的百科全图,使其与《清明上河图》并驾齐驱,共同展现了我国古代绘画的辉煌成就。画太大,根本传不了,只能分割  陈阳的目光扫过众人,停顿片刻,缓缓说道:“这幅画的作者,王振鹏,是元代一位名气极大的画家。”他顿了顿,仿佛在组织语言,“他尤其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技艺之精湛,连元仁宗都赞叹不已,赐予他‘孤云处士’的称号,还让他做了漕运千户。”  “这位王振鹏啊,他的界画简直是一绝。他画的宫殿楼阁,结构严谨,高低错落有致,方圆规矩分明,完全符合当时的建筑规范。”

一边说着,陈阳伸出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他的笔法极其细致,线条遒劲有力,懂行的人都认为他是元代界画的代表。他还擅长人物画,用白描手法,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细节之处,令人叹为观止。”

楚老板听到这里,忍不住好奇地问道:“陈老板,这‘界画’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界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界尺来作画。”一个虚弱的声音传来,只见赵川周弓着身子,拖着沉重的步伐,气喘吁吁地走了过来,他一边走一边大口喘气,脸色苍白,像是耗尽了全身力气。

他走到画前,费力地弯下腰,仔细端详着,“作画的时候,要用一片特制的竹片,长度大约是毛笔的三分之二,一头磨成半圆形,另一头刻一个凹槽,用来卡住笔杆。”  他说着,手里跟几人比划着,界画是如何作画的,停下来喘了口气,接着说道:“作画的时候,把界尺放在需要画直线的地方,将竹片的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和竹片,让竹片紧贴着尺沿,顺着界尺的方向运笔,就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

说完之后,赵川周指着画上的建筑,“界画最适合画建筑物,其他的景物就用工笔技法来画,所以也叫工笔界画。”

赵川周缓了口气,继续说道:“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些名画中都用到了界画的技法。”

楚老板等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虽然赵川周解释得很详细,但他们对界画的创作过程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赵川周的目光再次回到画卷上,眼神中充满了赞叹,“真是神乎其技!这幅画,真是绝了!”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