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一生,都是在为国家奔波劳碌,即使在病中,他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使命。
此时,屋内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左宗棠和刘锦棠开始讨论起国家的大事和边疆的防务。
在钦差行辕的签押房内,夜色已深,但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左宗棠与刘锦棠相对而坐,气氛严肃而庄重。
左宗棠的眼神坚定,语气沉稳,他对刘锦棠说道:“毅斋,进军布置均已妥当。虽然伊犁条约已经签订,但伊犁地区实际上仍在俄国的控制之下。我们须做好准备,如果俄国愿意真的交还伊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若只是假意交还,暗地里使绊子,我们不仅要武力收复伊犁,还要将康熙年间被侵占的地段一并收回!这是我们的底线,不容有失。”
左宗棠顿了顿,接着说道:“你明儿一早就去领取钦差大臣的关防,我趁着精神还好,后日就开始料理进关的事宜。这里的一切军政事务,从现在起就全权交托给你了。毅斋,我相信你的能力和忠诚,能够担此重任。”
说到这里,左宗棠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赞许和期待:“在离开肃州之前,我已经向中央上奏,在新疆设立行省,并且保举你为新疆省省长。你的才干和这些年来的表现,都足以胜任这一职位。中央也已有批复,同意了我的建议。从此,新疆的安危就要寄托在你的肩上了。”
刘锦棠听罢,心中既感惊讶,又深知责任重大。
他起身向左宗棠行礼,郑重地说道:“世叔放心,晚生定当不负重托,竭尽全力,确保新疆稳定,为国家守护好这片土地。”
随后刘锦棠继续说道:“世叔,您老考虑得深远,新疆改设行省,确实是对边疆治理的一大进步。但是,加设省长一缺,是否真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晚生有些担忧。新疆地域广阔,这一点不假,但人口稀少,这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吸引关内各省的百姓移民至此,才能使新疆真正繁荣起来。”
左宗棠专注地听着,刘锦棠接着分析:“目前新疆的财政主要依赖借洋款和各省的济饷,这并非长久之计。设行省之后,我们应当着重发展本地经济,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比如,可以鼓励垦荒,发展农业;可以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还可以振兴商业,加强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只有这样,新疆才能真正立足,不至于成为国家的负担。”
左宗棠听罢,不禁点头称赞:“毅斋,你的想法很有见地。新疆的治理,确实需要从长计议,不能急于一时。你提出的移民垦荒、发展经济之策,正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关键。中央设省长一职,也是希望有能之士能够担此重任,推动新疆的全面发展。你若能担任省长,定能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造福新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