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问题可大了(2 / 2)

而桑或麻的纤维就是用来织布或结绳的材料,不大肆搞纺织业的家族也会栽种,别说是专门搞纺织业的家族了。

麻可以提炼出油,搞纺织业的家族也就同样出产油,赚的可不止是纤维制布的钱,只是他们不搞成衣。

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面,诸夏这边多数人吃得就是豆子或麻炼出来的油脂,达官贵人则是吃油膏。然后,油脂也是灯油的主要来源,等于灯油也被拿来吃。

脂所指的就是植物油,膏指的是动物油,民脂民膏说得就是这个,暗指把人榨成油。

楼令听晋君周感慨幸好是秋季,哪里听不出庆幸可能出现的农作物是豆类?

这就让楼令对晋君周侧目了。

什么情况下才会让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侧目?一般就是感到惊讶的时候,又区分对其才华的惊讶和愚蠢的讶异。

“怎么突然间发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言论啊?”楼令明显是上面的后者。

刚才提到过,现如今的多数人两餐都是吃豆类,等于豆类尽管便宜却是主要的粮食,像是麦子、黍米、栗米等等精粮价格高却更像是货币的一种。

豆类的产出比其它农作物量大,其实在于对种植豆类的地形要求不高,山地也可以种豆类。

麦子、黍米、栗米等等精粮吃起来肯定也比豆类好吃,可是对地形以及用水的要求比较高,也就让它们的出产量比较少。

所以是什么?麦子、黍米、栗米等等精粮的产量降低起码在当前更偏向于经济损失,一旦豆类不足则是可能引发饥荒了!

晋君周发现了楼令眼里的诧异,稍微那么一愣,很是羞愧地说道:“寡人错了。”

这说明晋君周刚才是以经济角度看待问题,不是用民生的角度。

那也不怪晋君周。

当前一国之君不用管全国民生,生活好坏或是缺不缺粮食是各个家族的事情,国君没有义务或责任为各个家族兜底。

最简单的事情就是,春秋时期没有赈灾那么一说,哪里出现天灾都要各个家族自己去扛。

其实也挺合理,平时国君无法干涉各个家族太多,轮到各个家族有难却要国君来兜底,合适吗?

在讲究义务与责任相等的时代,没有平白的给予,一样不会有无条件的兜底。

只是吧,一国之君对于臣子们的倒霉表现出幸灾乐祸,真的就不合适了。

“幸好翁人提醒了寡人,派人通知了下去。”晋君周指的是派人提醒各个家族抢收粮食。

这一次天气反常,楼氏受到影响的封地是“韩”、“吕”、“河阳”,其它封地不在降雨范围内。

最新小说: 大周第一婿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