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周肯定不适合长期待在楚地,尤其他很爱闲逛,哪一天心血来潮变得爱去宫城外逛游,一次两次没事,迟早会出事。
以后得燕赵之地任侠成风。
现在的南方刺杀横行。
楚人深恨晋人,普通的晋人行走在楚地都有危险,何况是晋国的一国之君?
楼令劝说道:“君上尽快返都?”
晋国刚刚占领楚地,需要一名分量足够重的人镇守,没有比楼令更适合的人选了。
所以,晋君周想跟楼令一块返回本土,少说也要等个一年以上的时间。
在这一年里面,楼令需要在楚地干的事情超级多。
首先就是尽可能地肃清楚人的反抗实力,只是这一点非常难。
然后,晋国必须有水军,方便日后统治楚地,尤其是控制大江。
关于楚人的反抗,没有谁比楼令更加清楚一点,哪怕作为国家级别的楚国亡国,楚人也不会停止反抗。
非常令人难受的事情还有,哪怕晋国对楚地倾斜再多的资源,想方设法让楚人的日子变得好过,楚人还是不会停止抵抗。
说不上是楚人极度排外,还是他们固执地认为只有芈姓够资格进行统治,反正外人统治楚人的成本历来不低。
晋国当然不可能拿楚人当祖宗对待,不存在拿晋地资源来楚地大肆消耗的可能性,顶多就是一视同仁。
其实,胜利方能够对战败方的遗老遗少一视同仁,便是最大的仁心了。
在怎么来建设水军的方面,楼令已经有了计划,正要向晋君周禀告。
只是楼令没来得及讲,听了个大概的晋君周陷入思考。
晋君周不知道想了个什么,说道:“寡人见了吴君再启程?”
这是吴国仍旧与楚军在“鸠兹”交战,一系列的消息显示,双方陷入了很难看的僵持局面。
在“鸠兹”的交战已经进行了将近五个月,原先楚军已经突围成功,后面不知道怎么回事,成功突围的楚军杀了个回马枪,他们不止再次夺取“鸠兹”的城池,还一度击溃了吴军。
吴国一度差点连都城都要丢掉,周边在交战期间被楚军肃清,整个国家的西部都被打烂了。
吴军夺取“鸠兹”之后,压根没有想到楚军会去而复返,松懈了下去被一波推。
要不是吴人早就习惯被打散,有着很熟练的逃命经验,可能就要糟糕了。
重新集结大军的吴君寿梦尝试再次将“鸠兹”夺回,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