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激战!!!(1 / 2)

楚军的主力固然离自家的都城很远,可是他们的实力尚在。

与此同时,楚国除了在吴地的大军之外,他们在漳水中游也有一支三万左右的部队,其它区域一样还能够再拉起部队。

这样是什么情况?哪怕晋军攻下“郢”城,所消灭的楚军数量有限,得知都城被攻击之后,其它区域的楚军必然回援,在“郢”的晋军除非不走,要不然在撤退期间势必要遭到楚军的层层堵截了。

真把楚国都城攻克的话,晋军会撤走吗?

“吴地的楚军会回援,令说是要抓住机会再一次重创楚军,既然那么说肯定是有所把握。”

“得知都城遭受攻击,楚地各处一定会集结。为了救援都城,楚国各个家族会掏光家底的吧?”

“攻下‘郢’之后,当然不能马上撤走,该做的事情是据守,等着后续部队过来,尽可能消灭更多的楚军!”

倒不是楼令跟智罃交代得清清楚楚,很多是智罃自己进行思考。

当然了,楼令必然有所交代,更多的是让郤至和智罃自己灵机应变。

毕竟,率军攻打楚国都城的正副主将是郤至和智罃,他俩才是亲身经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最好的判断。

没有亲自过来的楼令,他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限定越多就会越捆住西进晋军的手脚。

智罃不止无法看见城内的情况,实际上由于烟尘太浓也看清楚城墙上下的战况,只能从各种动静在做胡思乱想。

上了城墙的晋军,七成是靠着绳索上去。

绳索每隔一段距离有结绳,只要不是受到干扰,实际上十分便于抓握,其实并不太难攀爬。

当然了,要是有足够的梯子,谁乐意去用绳索攀城呢?纯粹就是梯子的数量不够。

越来越多的晋军登上城墙。

晋军数量不太多的时候,楚军应付起来都显得手忙脚乱。

双方在城墙上一再激战下来,只能说晋军完全是依靠过硬素质以及过人的凶悍逐渐占据上风,场面变成数量较少的晋军压着数量更多的楚军在打。

等城墙上的楚军数量比晋军少,幸存的楚军失去继续作战的胆量,主动向城墙走道退却了。

要说争夺城墙期间哪些人的贡献最大,无疑是来自楼氏的那一批人。

他们不止提供晋军的攻城手段,也是第一批登上城墙与楚军激战。

如果说参战的楼氏是谁贡献最多,当然是楼乞了。

最新小说: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我在三国加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