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国战之前(1 / 2)

对春秋时期了解不多的楼令,他在认识晋君周的起初是简单的看顺眼,继续接触了几次发现晋君周很聪明,乐意楼小白有一个聪明的笔友,陆陆续续资助背井离乡在“洛邑”的晋君周,双方也就一直保持着联络。

也就是说,楼令压根就不知道晋君周某天会登上君位,不算是一种处心积虑的预先投资。

等晋君周成了晋国之君?讲实话就是楼令开始有意交好,同时一再接触下来发现了晋君周在为人处世上的理智。

几乎是孤身一人回国登位的晋君周,他身边没有任何的亲信,本该成为绝对助力的公族是一帮烂泥,偏偏卿位家族异常势大。

那个时候是什么状况?完全能够说晋周贵为晋国之君却是无依无靠,能够想象究竟有么多没有安全感。

也就是处在春秋时期,换作大一统王朝的话,不说晋君周会不会变成傀儡的事情,一定陷入随时要死于非命的险境。

真的啊!

要是换成晋国成了大一统王朝,没有任何的帮手不说,登位前就有一大帮权臣,绝对是比之李隆基之后的李亨所面临的局势更加恶劣,分分钟就要完蛋了。

在大一统王朝,面临那种局面的皇帝,没有任何一人可以做出良好改变,基本往下就是郁郁而终或突然死亡的改朝换代;情况好一些则是连续几代幼儿继位再夭折,随后有幼儿继位且活到成年,跟权臣斗了大半辈子,斗成了亡国的顺位第二朝,儿子那一辈成了亡国之君。

强如汉唐,遭遇的情况就是上面那么回事,简直就是历史的重复轮回。

而汉唐其实算好了,起码历经过一再折腾出巨浪,更多的王朝连折腾出一丝涟漪都看不到就给窝窝囊囊的亡了国。

在楼令登上卿位之前,晋君周没有采取任何的动作。这个时候,晋君周就是一副泥塑的模样。

等楼令获得卿位,可能是认为哪怕没有得到楼令的鼎力相助,也会让楼令保住没有性命之忧的关系,晋君周开始有所尝试了。

那个阶段,楼令确确实实是明里暗里在为晋君周提供保护。

当然了,郤氏的人再嚣张跋扈也有对君权的基本尊重,其余家族也是差不多的状况,他们没有到万不得已不至于会要了晋君周的命,逐君的事情则是真的有那个胆子干得出来。

应该是楼令的种种举动壮了晋君周的胆子?使之晋君周在郤武子统管大小事的格局下敢于扶持祁氏。

要不是祁午太没用,仍旧有一名公族封君坐在卿位上,不至于让晋君周完全失去安全感吧?

为什么明明有楼氏提供安全保障,还会让晋君周没有安全感?这完全就是废话了。

当前的所有国家,哪一位国君不是在重用公族封君,形成了一种“大家长”的治国模式?

多数国家的的确确就是那样,一众公族围绕着族长在治理国家,外姓根本无法跻身庙堂的核心高位。

晋国则不是那样。

最新小说: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 我在三国加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