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周人,原郑人(1 / 2)

晋国不再是原有秩序的保护者,已经实际上变成旧有秩序的挑战者。这种转变在历史上绝对不会多见。

为什么说不会经常看到?一切只因为作为原有秩序的保护者就是既得利益的一方,哪有作为既得利益者却掀桌的呢。

通常情况下应该是不满利益分配才进行抗争,掀翻认为不公平的秩序,转身成为利益既得集团的一员,乃至于成为利益的分配者。

晋国所面对的格局比较特别。他们是利益既得集团的一员,乃至于是实际上的老大,可是旧有格局其实是限制了可以支配的更多资源。

不是吗?明明晋国那么强大,扩展疆域面积只能朝异邦动手,面对可以一战而定的诸侯国,无法抢夺城池、土地与人口,与自行捆绑住手脚有什么区别。

当然了,所指的是楼令版本的这个晋国,原历史上的晋国虽然很强大,但是一直跟楚国未分胜负。

历史上的晋国因为无法彻底镇压楚国,不管哪一代的君臣有更大的野心都很难施展,只能继续维持原有秩序。

在楼令这个版本的晋国,打完四场大型战役之后,极大削弱了楚国的实力,继续死盯着楚国往下打,哪怕是一再占领楚国的某块土地,越往后面一定是让晋国变得更加泥足深陷。

那是地理所决定的前提。

晋国与楚国相隔太远,即便是晋国割取了郑国的不少土地,总是需要时间来经营郑地。连郑地都未经营妥当就继续占领楚地?只要晋国受挫一次,极可能之前从楚国占领的土地会一次性丢个干净,甚至会在一片颓势下连郑地都守不住。

类似的道理同样体现在晋国对攻灭宋国比较兴致缺缺上面,原因就是距离晋国的本土太过遥远,占领了很难短时间内消除当地人的敌意,并且实在是将战线拉得太长了。

楼令交代好了相关的事情便启程。

杞国在遥远的东边,只是从晋国本土向东的路不好走,导致楼令一样需要从“孟津”来到大河南岸。

提到了不少次,晋国是“表里山河”的地形。

所谓的表里山河,“表”指外部,“里”指内部,“山河”即高山与河流。

晋国内部的山很多,太行山、吕梁山等山脉构成内部屏障;大河环绕西部与南部,形成对外的天然防线。

表里山河在国防上有利,可是晋人想要去中原或南方就显得很麻烦了。

拿楼令要去杞国来说,他们要是走大河北岸的本土,到太行山脉倒是没有完全被卡住,可是走“壶口”这一条路线,沿途道路狭窄不提,个别地段可是要翻山越岭的。

以为只有太行山是唯一的麻烦吗?并不是。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