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心态问题(2 / 2)

楼令先让众人坐下,没有特别去看他们的脸色,说道:“详细讲一讲吧。”

该怎么说呢?只能说是实际指挥的士匄没有适应,或者说适应得太迟了一些,搞得晋军的一切行动显得比较迟缓。

挑毛病很好挑,士匄没有能力走一步看三步,不具备预先猜测出楚军动向的才能;他在各军的通讯上做得很差,一般是至少一天之后才知道某地发生了什么;他很多时候缺乏果决的行动力,导致一次次错失了良机。

归纳起来是那么一回事,想要搞清楚脉搏一点也不困难,更为细节的地方在疏漏上就是太多了。

一场战役可能因为一个疏漏而导致全军覆没。

出现了太多疏漏的南征军团,他们怎么可能抓得住战机呢?

大体发生过什么事情,一直有接到战报的楼令早就知道,缺乏的就是对细节上的了解。

在士匄等人没有班师之前,到底是出现多大的伤亡,其它的损失又是多少,属于楼令不知道最终数据的情况。

南征军团这一次南下,他们没有与楚军展开正面交锋,也就是没有出现大兵团的交战,小规模的撕咬却是很频繁。

所谓的小规模是双方参战人员加起来从数百人到数千人不等,交战的场地可以是在任意的地点,通常一天之内就结束交战。类似的交锋次数非常多,多数时候是以楚军主动的撤离而落幕。

因为没有楼氏的人随同南征,状况回到了本来的模样,没有人一次次记录和统计伤亡数据,到要班师前不久,各个家族才将自家的情况上报。

这一次南征,满编七万晋军南下,得以回到本土的将士有个六万五千余人。没有回到本土的人,不是战死便是失踪了;郑地参战的各个家族,他们汇报的伤亡数字是将近两万,其中战死和失踪的人数约七千余人。

上面是参与作战的人员,没有将随行辅兵或随从、黎庶算在内。

由于交战地点是在晋国的疆域之内,楚军后面向非参战人员动手,哪怕楼令有事先交代郑地贵族进行迁徙,当地失踪或被杀的人数仍然超过万人。

晋军当然抓了一些楚军俘虏,各类人员加起来四千余人。看着数量不多,其实真不算少了。

楚军抓获的晋军俘虏应该有个三五千的样子,看他们后面会不会像往常那样,主动进行换俘才让晋国君臣知道多少自己人被俘了。

财产损失?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导致在当前根本就无法算清楚。

士匄在阐述的时候带着自我检讨,期望用这种方式得到楼令的提示。

听了一阵子之后,其实楼令已经搞懂状况出现在哪里了。

“楚军退回本土便罢了。”楼令没有提南征军团的什么不是,安慰更是不可能,讲一句话便代表事情已经过去了。

最新小说: 大周第一婿 铠甲勇士之我是影霸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晚唐:开局一条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斩神:开局假扮红缨,调戏林七夜 远古赛亚人:在诸天万界战斗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不靠系统她照样在斩神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