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华夏名人录 > 第73章 蔺相如

第73章 蔺相如(2 / 2)

3、渑池之会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他派使者到赵国约赵惠文王在渑池见面。赵惠文王害怕秦国,想不去,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会显得赵国软弱。于是赵惠文王决定前往渑池与秦昭王会见,并让蔺相如随行。

在渑池会上,秦昭王让赵惠文王弹瑟,并命史官记录下来。这是秦国的羞辱之举,意在贬低赵国的地位。蔺相如为了维护赵国的尊严,也要求秦昭王为赵王击缶。秦昭王发怒不答应,但蔺相如却威胁说要在五步之内溅血于秦王身上。秦昭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让赵国史官记录下来。秦国大臣要求赵国用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则反唇相讥说让秦国用咸阳向赵王献礼。最终秦国始终未能压倒赵国。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再次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也让秦国不敢小觑赵国。

4、将相和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军,有着赫赫战功和威望。他认为蔺相如只是靠嘴皮子立功,没有实际才能,因此不服他位居自己之上。廉颇扬言要羞辱蔺相如,以泄心头之愤。

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并没有与廉颇针锋相对。他明白廉颇是赵国的栋梁之才,如果两人争斗起来会损害赵国的利益。因此他处处避让廉颇,尽量不与他见面。他的门客不解他的行为,纷纷劝他不要害怕廉颇。蔺相如解释说:“强秦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为了要把国家的急难摆在前面,而把个人的私怨放在后面。”

廉颇得知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深感愧疚。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狭隘之处,于是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两人从此结为刎颈之交,共同为赵国的国家利益而努力。

5、阻用赵括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赵孝成王即位。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赵孝成王听信秦军间谍的谣言,认为赵括有才能可以打败秦军,于是用赵括取代了廉颇。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但赵王不听蔺相如的劝阻,最终导致了赵军的惨败。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赵国几乎灭亡。幸得五国出兵相救,赵国才得以保全。

最新小说: 我在古代养学霸 HP带着系统的她竟然支持伏地魔 穿越后我成了杜十娘 汴京手作娘 好孕系统?不!我的种田神器 沪上大小姐搬空家产,挺孕肚随军 国家让我开神兽幼儿园,直播爆火 七零全家下放,我搬空家产去下乡 搬空家产,大小姐随军糙汉躺赢了 替嫁一夜后,禁欲反派他又争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