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苏晴回复道:“你提到飞书平台,这倒是个新思路。飞书在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确实有诸多优势,或许能解决线上辅助平台信息获取难的问题。它丰富的文档、会议等功能,方便成员清晰展示创意,提高沟通效率。不过,引入新平台也可能带来新麻烦。比如团队成员需要重新学习平台操作,这可能会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影响短期内的工作效率。而且飞书平台虽功能强大,但不一定能完全适配我们共享空间项目中一些独特的业务需求,可能需要进行定制化开发,这又涉及额外的成本和技术风险。”
“对于新供应商资质审核风险,即便建立严格审核流程,实地考察和调研过往案例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万一在审核过程中,原供应商察觉到我们寻找替代者的意图,可能会影响当前合作关系,导致供货质量或时间出现波动。”
“丰富演练场景应对极端突发情况方面,应急知识库虽能提供参考,但实际情况瞬息万变,很难保证成员在紧急时刻能迅速从知识库中找到有效应对策略。并且知识库的内容也需要持续更新维护,这同样需要投入人力。”
“关于协调人立场不中立的问题,即便挑选利益关联小的人员并制定规则监督,在实际讨论中,协调人可能因自身经验和认知局限,对某些建议的引导出现偏差,依旧无法有效打破僵局。”
看着苏晴的回复,我越发觉得这个项目犹如在布满暗礁的海域航行,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可能引发新的风险。
但我也明白,只有直面这些问题,才能让共享空间项目稳步前行。
我深思熟虑了很长时间,然后才缓缓地开口回答道:“关于成员们在学习飞书平台操作时花费过多精力的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成员们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那么他们应该能够在两个小时内掌握飞书平台的操作方法。而且,我觉得只需要项目管理人员一个人来负责教授和指导就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让众多的成员以及公司员工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个平台。毕竟,大家的工作都很繁忙,时间也很宝贵。如果有人对飞书平台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学习,那么可以让他们在私下里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去进行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