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半,门铃准时响起,伴随着重物撞击门框的闷响。花妈妈提着保温桶,风风火火地冲进家门,径直往厨房奔去。不锈钢饭盒里的糯米藕还在冒着腾腾热气,糖汁顺着饭盒边缘滴落在地板上,立刻引出了一串小蚂蚁,仿佛在举行一场小小的寻宝之旅。“你爸非说要带酱牛肉,”花妈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结果今早把高压锅安全阀煮飞了,现在厨房吊顶上还粘着牛肉渣——”话还没说完,就被花爸爸的大嗓门打断:“女婿!听说买了进口烤架?当年我在单位修锅炉,比这复杂十倍的零件图都能背下来!”那洪亮的声音充满了自信与豪迈。
李浩从院子里匆匆走进来,手里的烧烤架随着他的动作晃出叮当作响的声音,某个支架还在不停地往下掉螺丝。花爸爸立刻凑过去,手中保温杯里的茉莉茶不小心洒在说明书上,晕开一片深绿的水渍,仿佛一幅抽象的水墨画。“错了错了,这个卡扣要反着卡!你看这里的承重线——”花爸爸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说明书上的关键部位,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专注。
就在这时,李爸爸踩着十一点的点准时到达,手里除了一个竹编菜篮,还提着个灭火器。他笑着说道:“楼下王阿姨说现在流行户外烤架,但上周她家姑爷把烤网烧穿了,差点把阳台窗帘点着。”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愉快。
经过一番努力,烧烤架终于在院角勉强支棱起来。此时,炭火已经烧得通红,如同燃烧的红宝石,散发着炽热的光芒。然而,就在大家准备享受美食之际,烧烤架突然发出“吱呀”的倾斜声,仿佛不堪重负。花爸爸和李爸爸反应迅速,同时伸手扶住支架,两人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经过了无数次排练。花爸爸的钓鱼竿帽檐不小心撞在李爸爸的老花镜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两位妈妈在石桌旁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这场景像极了二十年前在职工宿舍,花妈妈和李妈妈隔着晾衣绳,看着各自丈夫为修共用的自来水龙头争吵的画面,岁月仿佛在这一刻重现。
第一波烤茄子出炉前,意外突然降临。李浩刚把香喷喷的蒜蓉酱均匀地抹在茄肉上,葡萄架上突然落下一片枯藤,不偏不倚地掉进了炭火里。火苗“轰”地一下窜高,如同一条凶猛的火蛇,瞬间将烤网边缘舔得开始变形。花小小眼尖,一眼就看见李浩隔热手套的卡通耳朵冒起了烟——那是她上个月在精品店精心挑选的,当时李浩嘴上说着幼稚,却偷偷把吊牌收进了抽屉,原来他心里还是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