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谋士,名曰刘秉忠,此人仿若从古代智者画卷中走出一般。他身形清瘦,却精神矍铄,一袭长衫在风中飘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他目光睿智而深沉,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他足智多谋,深谙兵法,那些古老的兵书在他心中如同活的灵魂,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为忽必烈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是忽必烈的智囊,也是大军的指南针。
第三章:襄阳之战
大军行至襄阳城,这座城池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横亘在元军前进的道路上,成为了忽必烈一统之路上的巨大障碍。襄阳城,城墙高耸入云,犹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那巨大的石块紧密相连,每一块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却依然坚固无比,仿佛是大地之神亲手铸就。城墙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古老而神秘的光泽,历经无数次风雨的洗礼和战争的考验,却依旧岿然不动,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
护城河宽深无比,河水滔滔,波光粼粼,恰似一条天然的鸿沟,无情地将元军与襄阳城分隔开来。河水奔腾不息,发出怒吼般的声音,仿佛在向元军示威。城楼上,宋军严阵以待,盔明甲亮,弓弩齐备,那一排排闪亮的盔甲在阳光下如同一面面镜子,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士兵们眼神坚定,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那就是保卫家园,抵御外敌。整个城楼弥漫着一股森严的气息,让人不寒而栗。
忽必烈眉头紧锁,他深知襄阳城的坚固,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在营帐中与诸将商议破城之策,营帐内气氛凝重,将领们各抒己见。阿里不哥挺身而出,他那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大汗,末将愿率敢死之士,强攻城门,定要拿下这襄阳城!”他的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营帐嗡嗡作响,那豪迈的气势让在场的人热血沸腾,仿佛只要他一声令下,城门便会应声而破。他紧紧握着拳头,手臂上的青筋暴起,眼神中充满了无畏和决然。
刘秉忠连忙摇头道:“不可,不可。如此强攻,只会损兵折将。襄阳城城墙坚固,防御森严,且宋军士气高昂,若贸然强攻,我们必将付出惨重代价。依臣之计,当以围城之策,断其粮草,待城中守军疲惫,再行攻城。”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他的眼神中透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襄阳城破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