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使节阁下,上回也是你们两位手捧国书,央请我家圣上出兵剿灭高笙书,怎么今日你们却又手捧高笙书的信函,来威逼我国,你们大梁国的臣子还真是有些反复无常啊。”
澄阳听出石进广的话语中带有讥笑之意,可是,他一时想不好如何反驳,只好讪笑无语。王文涵却是“呵呵”一笑,说:
“太师见笑,太师之意无非说我等见风使舵,毫无底线,可是,下官则是以为我等此举乃是顺应大势。古语有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其义就是让人理性从事,在滚滚浪潮中辨明方向。而今,我国新君即位,广施仁政,虽只有短短数月,但天下臣民已是欢呼雀跃,莫不顶礼膜拜。
“但是,我家圣上心中挂念江南百姓,他希望普天之下都能沐浴在他的浩荡皇恩之下,故此让我们出使贵国,让贵国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放弃君主之位,成就我家圣上一统华夏之夙愿。
“我家圣上仁慈宽厚,承诺贵国陛下退位后仍享天子仪仗,子孙世袭罔替等等。还望太师能劝说你家陛下权衡利弊,顺应大势,方是上善之举,否则,大军所至,玉石俱焚,那就是太不识时务了。”
石进广听了不禁冷笑,说:
“王大人,你真是好生强词夺理,你家陛下欲要入侵我国,还说他自己要把仁政惠及我国黎民百姓,此等大言不惭之语,还亏你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你可知道,你朝的太宗帝曾和我朝文帝折箭为誓,双方为世代友好之国。如今,你家陛下如此穷兵黩武,撕毁盟约,欲举兵入侵我国,此等侵略行径与禽兽何异?
“不过,我国臣民百姓向来不畏强权,朝野上下绝不会束手待毙。你们回去告诉高笙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既要来送死,也怨不得老夫对他不客气,两军在长江上分个高低再说吧。”
王文涵也不管石进广心中恼怒,继续问道:
“太师,这是你家陛下的意思吗?”
“怎么,你们既然可以代表你们的主子来,那老夫难道就不能代表我家圣上吗?告诉你们,但叫老夫还有一口气在,老夫绝不会让你们大梁国的一兵一卒过了长江。另外,老夫也要正告你们两位,疆场之上,刀枪无眼,你们也要好自为之。”
石进广离开驿馆之后,愤愤回府。刚到府中,却见石芯儿正坐在堂上等着他回来。他不禁一惊,说:
“芯儿,时辰已晚,你为何还不歇息?”
石芯儿见他父亲脸色,心中顿已明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