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红豆默默地听着,其实她对老太太的印象很淡,从她来之后,基本没怎么单独跟老太太相处过,但一个熟悉的人就要离去,多少还是让人觉得痛惜。
车行半路,俞三郎骑着快马赶上来了,铁打似的汉子,眼珠通红,满头是汗。
“爹,你先回,我护着娘跟妹妹跟着。”俞松喊了一声,让他爹快马加鞭往回赶。
从情感上来说,老太太肯定更希望见到儿子,做儿子的俞三郎也更想先见到母亲。
俞三郎点了点头,隔着车窗跟妻子说了一句,便带着长山长河,还有其他两个护卫先行一步。
俞红豆目送爹爹如风一般疾驰而去,伤感之外,现实浮上心头。
奶奶如果大安自然好,如果真有个万一,得守孝。
守孝爹得从县尉上退下来,哥哥也不能进京赶考,其实这个节骨眼,俞红豆觉得可能也不是坏事。
她总觉得那个清漪背后还有别的影子,如果真的顺利回到京城,怕是要变天。
……
此时的京城确实一片严峻。
安和帝觉得他这一生,不算有大智慧,却也可称得上精明,当初皇贵妃一家弄鬼儿造势,他看得出来,也压下去了。
自嫡长子夭折,皇贵妃的儿子自诩为长,越蹦越高,他也只当笑话。
因为皇贵妃和这个大儿子背后那点人都是他筛选过才扔过去的,根本成不了大事儿。
就连之前遇险,皇贵妃和大儿子也只是别人推出来的挡箭牌,背后主谋另有其人。
总之,这母子二人,包括皇贵妃的娘家都不是什么有脑子的。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些没脑子的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弄了一出“偷龙转凤”。
安和帝莫名地想到俞家那个小丫头,如果她在跟前,肯定会偷着笑话他。
“皇上,这绝对是有人陷害!”皇贵妃的亲弟弟,礼部侍郎宁玉树一脸悲愤。
今天是大朝,除了安和帝跟向来当哑巴的武宁侯谭叔生外,谁也没料到,开朝就爆了个大雷。
一众大臣都在懵逼状态,不过反应快的已经站队了,比如这位宁家的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