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这个厂子的定位是,往上可以出口创汇,往下可以满足国内百姓们对于电视机的需求。
不管厂长的人选是谁,这个厂子是很有必要建立的。”
皱主任想的很明白,人选问题既然大家觉得吴迪不是一个好选择,那也可以再换。
他可以再选出一个人进行利益交换,这样一来对于吴局长也算是有了交代,三方利益交换能够在拉一个人进来,将三个人的利益捆绑到一起。
但首先这个厂子,必须要有,不然他拿什么来和其他人做交换。
听到吴局长说新厂子准备做外卖生意,陈长安顿时明白了邹主任的意图。
汽车厂一直以来都是陈长安的依靠,想要直接打击陈长安难度太大,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可能。
而想要打击陈长安,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打击汽车厂。
明面上的打击,自然是不行的,这里面牵扯的利益那可就太大了。
既然明面上的打击不行,那就只能慢慢的瓦解汽车厂。
汽车厂的主要支柱产业其实就是汽车和电视机。
随着电视机和VCD的捆绑打折活动,汽车厂生产的电视机,又迎来了一大波的销售。
邹主任的想法,就是花费巨大代价,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视机生产线,建立一家大型电视机厂。
他对于这家电视机厂是有期待的。
汽车厂的电视机生产线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产物了,一旦新电视机厂成立。
生产的产品不管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要超过汽车厂。
这样一来汽车厂生产的电视机在国外的销售情况自然会收到影响。
要不了多久,汽车厂电视机业务就赚不到外汇了,只能选择内销。
这样一来汽车厂在损失了一大块海外业务之后,他的重要性必然是要降低的。
之后再拿到VCD的生产技术,将汽车厂VCD的业务抢走,汽车厂就只有皮卡车了。
汽车生产有些难度,但是邹主任相信,慢慢的汽车厂所有的海外业务都将一点点的被新厂子取代。
只要汽车厂挣不到外汇,陈长安的倚仗就没有了,在领导心中的重要性,就没有那么大了。
到时候汽车厂工人们的福利待遇也会相应的减少。
他相信,好几万人的汽车厂职工们,到时候绝对会反对陈长安。
有句话说的好,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
一旦陈长安被汽车厂职工们反对,距离陈长安垮台就不远了。
即便是做不到抢占汽车厂的电视机份额,保底也能内销,怎么算他都不吃亏。
此时的陈长安已经反应过来邹主任的图谋了。于是开口说道。
“邹主任,那您有没有想过,这么大的投入,多长时间可以收回成本?
要知道这可是六千万美元的投资,这里面还有小日子一方的股份。
生产出来的每一台电视机,赚的每一分钱,都有小日子的一份。
人家卖你生产线,还要在产品上分一杯羹,我怎么感觉这好像是个卖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