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随着文工团团长的起头,大家一起合唱了起来。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陈长安终于在这个年代,听到了一首后世的歌曲。
随着众人的演唱,陈长安也跟着文工团的人一起唱了起来。
除了陈长安,在场的众人可以说是第一次唱这首歌曲。
随着第一遍唱完,众人情不自禁的又开始唱第二遍。
越唱众人越是激动,在场的不少人其实除了唱歌和跳舞,别的基本上都不会。
他们原单位,就是因为没有新节目,老节目又没有人愿意看。
这才走到了即将面临解散的困境,原单位解散了,有单位要还好,没单位要那就只能分配给你其他任务了。
部队上的还好,很多部队都有文艺兵,还能去其他部队当文艺兵。
当然也不一定,这些全要看上级的安排,让你一个二十多岁的舞蹈演员,去医院学医当护士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种半路出家去当医生的,也别指望真的学到什么。
以后大概率也就是医护兵,卫生员之类的了。
就比如眼前的这位朱玲,如果按照历史轨迹。
等她之前所在的文工团解散了,她就会被分配到医院去。
二十多岁的她们,需要重新学医,想想有多难吧。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小热爱舞蹈,喜欢唱歌的人。
没有了文工团她们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如今陈长安拿出来的这首歌,是无须质疑的好。
所有人都知道,随着这首歌的演唱,她们这支四九城汽车厂文工团将会名声大噪。
只要名气打出去,很多地方,很多单位,很多部队,都会邀请他们去参加慰问演出。
随着这些活动的不断参加,四九城汽车厂以及她们文工团就会不断的获得荣誉。
荣誉重要吗?在这个年代当然重要。所以只有有了这首歌曲。
她们就不会担心四九城汽车厂文工团会在短期时间内解散了。
她们又能继续干着她们喜欢的工作了。而且以后去慰问演出也不要再靠着自己的双脚去了。
这里可是汽车厂,别的没有就是汽车最多。
自家文工团出去演出,要是不坐车,那不是打汽车厂的脸吗?
人家一听说四九城汽车厂文工团的,结果靠脚走路来演出。陈长安自己的脸都挂不住。
随着这首歌的演唱,众人越唱越喜欢。已经唱了三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