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宋琦从事和父亲相近的工作。
进入神经医学研究院,参与神经接驳相关的研究工作。
主要目的是帮助残障人士建立人工神经连接,匹配安装义肢。
章程有次邀请她到航天大学参观。
知晓宋琦喜爱游戏,买过许多的虚拟产品,趁机悄悄带她体验了学校内某研究室的秘密设备。
即便没有神经接口连接,宋琦也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虚拟世界!
虽然那之后章程受到学校严厉批评。
宋琦也差点丢掉工作。
但那一次的经历让她记忆犹新,久久不散。
直至两年后,积累到足够经验的宋琦毅然选择离职,创立了自己的研究所,致力于设计出真正的虚拟世界。
数年过去,得益于宋琦在接驳神经方面的经验,以及章程的支持,算是小有进展。
动物实验,神经接口可以稳定的传输信号。
这不比义肢,截取神经信号,控制机械结构。
神经接口是直接连接大脑,读取大脑模糊信息,转化为精准的数字信号,呈现出画面,动作,乃至是想象出的声音等。
当然最初宋琦想要主攻的是扫描信号。
也就是不需要神经接口,扫描大脑皮层信号,就如同航天学院里体验到的那样。
但是难度过高,精度远远不够。
“我的研究,主要是为了那些高位截瘫,完全失去自理的残疾人,高效精准的神经接口,配合义肢,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宋琦面对笑呵呵的赵先方,表情认真地狡辩。
虚拟相关的研究,尤其涉及到人的精神、记忆方面的,不是个人及组织可以研究的。
为了避开风险,宋琦打的旗号,就是为了帮助广大的残障人士。
当然,这一点也并非欺骗,神经接口各项测试稳定后,就可以申请工厂适配生产,进入市场。
并且这一天并不遥远,故而得知消息的人,尤其残疾人士,非常关注。
事实上,神经接口相关,和平时代就已经存在,并且有着不小成果。
如今的神经接驳技术就是其延伸。
不过宋琦的成果,主要是人造神经部分,其植入精准程度远超过市面上其他的接驳技术。
“深度的虚拟技术确实是在禁止名单上,原因就不多说了,但政府其实不限制你们研究,希望大家能出成果,出自己的成果。”
赵先方说道。
共享者的技术可能存在隐患。
禁止名单,是禁止照搬,如章廖东体验到的那套,就是完全的照搬。
包括人造神经,大脑皮层电波扫描,全是别人的技术。
宋琦体验过虚拟技术,自行研究,虽然也研究出人造神经,却和共享者文明的技术路径不同,且存在巨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