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结束高维航行,随机出现在宇宙空间不算巨大的范围。
共享者文明大概不会在这个范围内安置观察设备,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那么就是在这个范围之外。
而根据雾气空间诸文明留言,这个范围的半径,也就是近三千亿公里,光需要走10天。
蓝星结束高维航行,忽然出现在该片宇宙空间。
蓝星向外散播的信息,如引力,引力对星光的扭曲等现象,都以光的速度传播,需要至少10天时间才会被共享者文明的检测设备看到。
但是反过来,共享者文明的检测设备,乃至可能存在的星系,或舰队联盟总部,它们所投射的引力、电磁信息等,早已密布该片宇宙空间。
人类可先于共享者文明观测到他们。
因此,就算共享者文明的探测器在‘危险’范围内,发现了蓝星,要将信号传递回去,也只是光速而已。
故而,没必要在近距离安置观察装置,多此一举。
基于此,在人类得到共享者文明相关信息时就已经开始筹备。
基于引力透镜效应的大型高精度观测基站,蓝星各个方位建造了七座。
天空中一座。
基于电磁波、光谱信息采集的探测卫星组,也正不断发射。
“虽然,按照我们的判断,共享者文明对人类抱有恶意的概率不大,我们实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抢夺一颗漂流在宇宙空间的流浪星球的代价,远高于就近选择星系目标,开启远航的耗费。”
科学家最后强调道:
“但不可否认,我们人类在宇宙中只是初出茅庐的菜鸟,将自身安危寄托于外星文明的善意是极不可取的。
因此,我们建议军方也要做好战争的可能性。”
接下来,科学家话锋一转,基于对星际文明,对共享者文明科技实力分析,给出蓝星如果遭遇袭击,可能的攻击方式。
蓝星目标太大,人类几乎无法主动做出规避,只能防守。
但好的方面是,每一次高维航行,流浪星球的速度都会增加。
预估本次航行结束,蓝星的速度将超过23%的光速!
这个速度在宇宙空间中,已经是极高的水平,雾气空间绝大多数留言文明的科技水平,无法将飞船加速到这种速度,更别说一颗星球。
反观共享者文明共享的技术资料,其科技水平不会比蓝星高出太多。
至少就物理理论体系方面,差别不大。
因此,如果共享者文明第一时间对蓝星进行攻击,最有效的方式是,在半径三千亿公里范围内,提前布设陷阱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