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后膛炮之后,炮兵就可以将火炮固定在船身上,这样就能避免很多问题。
这里顺带提一下木制风帆战舰是如何承载这么重的火炮的,木头的材质和船身的力学结构太复杂就不讲了。
实际上那些重炮并不是直接放在下层甲板上,它们一般是安装在特制的炮车上。
这些跑车上的大木墩子可以有效地分散火炮的重量,所以那些火炮在发射时看起来总是滑来滑去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海战火炮的命中率往往低到让人难以置信,甚至到了手枪都能打到的射程也只有10%几的命中率。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英国海军的精锐被奥地利帝国海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重要原因,双方的命中率完全不在一个次元,英国海军只能选择近距离拼刺刀靠以伤换伤的打法。
不过仅此而已的话,弗兰茨倒是并不担心,毕竟英国皇家海军在奋起直追的同时奥地利帝国海军也没闲着。
奥地利帝国海军的装备早就开始了更新,光是复合装甲这一块就足够让英国人恼火的。
除此之外奥地利帝国还有真正意义上的铁甲舰,这对于当时的火炮完全是降维打击。
而且英国海军和奥地利帝国海军的差距也不只是在火炮一项...
在英国和奥地利大搞海军军备竞赛的同时法国人也没闲着,至少法国海军和法国的船舶设计师们并没闲着。
不得不说此时法国人的气运是真的强,一位名叫路易·兰波特的工程师深感英奥两国海军之强大,法国海军之弱小。
尤其是在失去大东方舰队之后,法国海军的实力已经一落千丈。此时法国海军正在大力研发铁甲舰,但能否追上奥地利和英国的技术还未可知。
而且哪怕是追上之后,法国海军也会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这样下去法国海军就一辈子没有翻身之日了。
于是乎路易·兰波特开始研究如何能弯道超车,用最小的代价颠覆这场海军军备竞赛。
他起初想用钢铁来代替铸铁,但法国的钢铁产量跟不上,价格更是无法承受。
不久之后路易·兰波特又听说了奥地利人似乎正在制造纯钢的铁甲舰,他便立刻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放弃,因为与奥地利相同,那就等于法国输了。
路易·兰波特想了很多办法,他不光要测试可行性和强度,更要顾及到法国的财政状况。
有心人天不负,还真让路易·兰波特研究出了一种能用低廉的成本打败英奥两国海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