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刚刚入场的美国玩家来说有些太过残酷了,很快一部分聪明的美国人就发现当经销商比自己干赚钱多了。
而且弗兰茨是一个很慷慨的合伙人,他并不介意给那些经销商们一些私人馈赠。
反正那些人最后也会用这些钱来换取奥地利帝国的奢侈品,甚至很多时候弗兰茨都不需要金钱开路,那些美国佬会主动要求。
无论是财富、名望、地位,弗兰茨统统都不吝啬。
于是乎便有更多的人对成为买办和代理人这件事趋之若鹜,供需倒挂之下弗兰茨便掌握了话语权。
尤其是奥地利和美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英国,所以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更有了合作的理由。
这些人可不会让美国真的和奥地利帝国开战,毕竟这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除非有弗兰茨的授意。
底层对于解放古巴更加不感兴趣,相比古巴人的死活,他们更在意自己能否吃饱、穿暖。
米勒德·菲尔莫尔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还是有些能力的,他在内阁的一次聚餐中声称。
“解放古巴对美国的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我国当以一亿美元购买,若奥地利帝国拒绝。
那么根据天上、人间的一切真理,我们以武力夺取古巴就是正义!”
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强硬态度在内阁中得到了一致好评,不过绝大多数内阁成员对于和奥地利帝国开战还是感到恐慌。
米勒德·菲尔莫尔可不会给这些人后退的机会,他特意找了几家报社以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的身份向记者们爆料。
米勒德·菲尔莫尔一方面要逼一逼这些内阁成员,断掉他们的后路。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试探列强的态度,如果能争取到其他列强的支持,那么他就更有信心了。其实只要列强们没有站队奥地利帝国他就可以接受,毕竟在加勒比海可是美国的主场。
虽说米勒德·菲尔莫尔做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但是民众的热情始终不高。
老实说此时哪怕最乐观的人也看不到希望所在,毕竟纳尔西索·洛佩斯只有两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