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最是一清二楚,而且他们还知道冷鹏率领的越骑营,在归义军手中吃了些亏。
不过正如青羊所想,归义军的威胁,在三家眼中远远比不上各地家族,不过在冷鹏的提醒下,他们也看到了归义军的威胁。
在他们的打算中,还是希望先行拿下各地家族之后,再重新夺回南方三郡。
而道家、阴阳家、医家、农家等学派,自然也不是吃闲饭的,对于归义军的窥探。
他们也是各有各的方法。
不过正如他们内部派系林立的局面,对于归义军的存在,他们也是各有想法。
但不管如何,归义军的存在,不仅搅动了天下局势,还为一些学派势力提供了新的选择。
……
时间来到了十月。
自从拿下阳谷县,彻底消弭了连家和公羊家的势力后,归义军便马不停蹄的,直插九方郡,接管了九方郡的各大城池。
在地势的影响下,九方郡的普遍气温较低,因而九方郡人烟稀少,除了抵御戎狄的十来座驻守关隘的城池,再无他物。
对于归义军的到来,驻守城池的守军,并没有过多的挣扎,直接选择将城池移交。
初时,派去接收的秋嵩还有些奇怪。
但在仔细的了解后,秋嵩便没有了疑惑,此地的守军,在经过多方层层抽调后,城内的守军基本只剩下了老弱病残。
再加上近日以来后勤的断绝。
若是归义军不来,恐怕这些守军也要放弃边关的城池,向九方郡内部撤退了。
对于这些守军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还能如此的坚守在边关,秋嵩也很是敬佩。
在与政务堂商讨过后,也是为了给这些守军一份生计,政务堂专门找了一处荒村安置他们,并为他们分配土地。
有了归义军的这些保证,这些守军也算是有了底气,到了后来,直接自主的为归义军介绍起了关于防守戎狄的注意事项。
对于这些经验,秋嵩很是重视。
这些老卒虽然看着年纪大,其中还有不少残疾的,但是好歹也是在这里待了不少年,其中的经验对于归义军很有作用。
能够帮助秋嵩省去很多摸索的时间。
对九方郡了解过后,秋嵩便想起了自己老本行,九方兵团之前在边关建立城池硬抗的方式,是通过交错的城池,遏制戎狄。
但是经过与薛横等人商讨后。
秋嵩将九方郡由西南向内陆,划分为三级防线,一者为九方兵团原有的兵团防线。
除了部分城池破旧,需要加固修建,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铸造雄关。
二则是在边关与内陆地各地,修建可以驻扎千人规模的小型城池,既可以作为后勤,也可以作为戎狄深入后方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