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董卓迁都长安,劳师动众,靡费不知几许,几十万百姓为之丧命。
这几年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又岂能再行迁都?
不可,万万不可。”
他们那一众汉室老臣,全都纷纷点头附议。
谁都清楚,雒阳周边,早已经成为刘琦的地盘。
百姓只知有刘琦,不知有朝廷。
若是他们回归关东,便更掉入刘琦的掌控之中。
钟繇反问道:“既然杨太尉反对迁都,不知如今粮食之危何解?
太仓粮尽,诸位口粮从何而来?
若无军粮养兵,军兵哗变该如何是好?”
“军兵哗变?”杨彪冷笑了一声道:“若无军兵,哪来的哗变?
这关中之地,说大也不大。
骤然驻军十数万,粮草怎能供应得上?”
他话说完,眼睛便直勾勾的看着刘琦。
刘琦淡然道:“如今外患已除,军兵自然不用驻守太多。
大军已经逐步在回撤。
逐步恢复汉初旧制,南军北军各一万,以维护京城治安。
就算如此,试问杨太尉,粮草从何而来?
京城总不能一个兵员不剩吧?”
杨彪的确听说,最近荆州兵在逐步回撤。
他顿时无言以对,嗫喏道:“老夫司职太尉,至于粮草从何而来,老夫不便过问。”
士孙瑞见杨彪落了下风,出言道:“就算粮草紧缺,但也不是迁都雒阳之理由。
雒阳粮草便不紧缺么?
据我所知,此时故都周边虽有少量百姓耕种,但依旧人烟稀少,远不如关中富庶。
若朝廷能够缩减开支,减少用度。
陛下带领朝臣于籍田耕种,也能种出粮食,供公卿食用。”
他这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对,关中有的是土地,我等就算去田间耕种,也能种出粮食。”
“只要有地,有人,老夫就不信还能饿死。”
“反正现在战乱已除,去哪里耕种不是种?”
众朝臣自然都站在杨彪士孙瑞这一边。
他们宁愿在关中吃土,也不愿去往雒阳,受刘琦把控。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尚书令荀攸走了出来,慢吞吞的对众人道:“在下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诸公。”
众人眼神中满是鄙夷之色。
大家都知道此人乃是刘琦心腹,自然又是动议迁都的。
无论讲出何种理由,自然都要全力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