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229章 救时之相

第229章 救时之相(2 / 2)

唐玄宗即位后,虚心纳谏,勤政节俭,一改武则天末期奢靡之风以节省开支,又下令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计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税收及兵力来源。与此同时,先后起用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人为相,他们尽忠职守,各展所长,为盛唐带来勃勃生机。

他任用的第一个名相是姚崇(650年-721年9月),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人。他在武则天时期就已名列宰相班子,曾协助张柬之发起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还政唐中宗,也是一个果决善断的狠人。

公元713年,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夺权亲政后,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上任之前,姚崇提出十条意见,如果唐玄宗同意,他就走马上任,否则便只能抗命不从。这十条意见分别是:

1、能否废除武后严刑峻法,以仁政治天下?

2、能否不再贪图边功?

3、能否严加制裁亲信的不法行为?

4、能否不让宦官参政?

5、能否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

6、能否不让皇亲国戚拜官?

7、能否礼待大臣?

8、能否虚心纳谏?

9、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

10、能否禁止外戚内宠专权?

对于姚崇德的十条意见,唐玄宗以四字回应:朕能行之。

姚崇提出不再营造佛寺道观,有其现实依据。

从唐中宗时期开始,高官贵族纷纷营建佛寺,很多富户强丁也乘机削发为僧,其目的是为了逃避徭役。对此乱象,姚崇认为佛图澄、鸠摩罗什等高僧无法挽救后赵、后秦之灭亡,齐世宗、梁武帝崇信佛教也未能免除灭国之灾殃。唐玄宗纳其言,在全国范围内勒令一万二千余名假僧虚尼还俗。

事实上,姚崇本身也信佛。他劝谏唐玄宗抑制佛教之言是:陛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就是佛身,不能奸诈之徒剃度而败坏佛法!他自己曾两次造像,留下了《姚元之造像记》和《极南洞造窟碑》。前者感谢母亲养育之恩,祈祷母亲早登佛地。后者祝愿姚氏亲属都能健康长大、加官晋爵。

难能可贵的是,姚崇信佛而不迷信。

最新小说: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言律者 孀妇 于他怀中轻颤 全家骗我养私生子,重生老太杀疯了 篮球终点站 渣爹另娶,七零小可怜带妹去寻父 重生揣崽去部队后,被前夫亲哭了 冰汽领主:主教刚上任 我在废土做局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