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赵辰对于文帝已经死心,傀儡而已。对于杨阁老更是深恶痛绝,大夏国大好江山,竟毁于这些只会嘴皮子的文官之手!
赵辰淡淡地道:“若说功业,赵辰此番所得功业,均赖太上皇所赐,勋贵世家支持若无太上皇信任,赵辰又何德何能,能够成立三万神策军,统帅京营汴梁立功?”
陈守义点点头,这些话他甚是满意!
赵辰又道:“ 不妨告诉老大人,以前我与杨阁老之争执,不过是朝争而已。自从陛下听杨阁老蛊惑,抛弃百万汴梁百姓自顾逃命而去,天子和朝廷就愧对汴梁父老,愧对天下百姓,这样的朝廷已经腐朽不堪,不值得本国公效命,本国公只听命太上皇,守护李家江山而已!”
这话虽然大逆不道,但也不是没有道理,陈守义一听,就知道眼前的这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对朝廷已经死心了。陈守义皱着眉头,道:“定国公,老夫是个行将入土的人,敬告您一句,史笔如刀,可不要走错了路子!”
赵辰淡淡一笑,道:“阁老放心,本国公为了天象百姓,做到问心无愧就是!”
陈守义道:“定国公,这段时间你在汴梁、路州等地把文官杀得人头滚滚,甚至连钦差大人都杀了,杀孽太重,不是为官之道。”
赵辰冷声道:“乱世须用重典,大破才能大立,本国公要是不用些雷霆手段,这些文官还以为自己杀不得,死不得,百姓都饿死了,国家都被他们买了,那还要他们何用?”
赵辰这是给陈阁老留面子了,这大夏国的败亡就是始于这问文官结党营私之手,始于杨阁老重文轻武之祸,把文官上升到无与伦比的地位,结果就是天下贪官横行,卖国投敌无所顾忌。
陈守义一听也是一阵默然,定国公意有所指,所说倒是没错。这文帝和文官共治天下,宽待文官,导致文官结党营私,祸害社稷,无法收拾,就连那些没有气节投降狼国的官员都能官复原职,简直就是一种笑话。
赵辰的这一杀,直接把这些人杀得瑟瑟发抖,无数的北方官员偷偷上书朝廷,痛斥定国公赵辰打破国本杀戮文官,应当严惩!可惜朝廷还没有安稳下来,不敢采取行动!
陈守义忧郁地道:“你这是自绝于天下文官啊!”
赵辰笑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是天下文官与我为敌又如何?再说杀几个肖小文官,自有看得起局面的官员出来,天下有气节有能力的读书人多的是!”
陈守义喃喃地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好诗,能够吟出这等气势磅礴的诗词,想来你也确实出于百姓和社稷着想,是我小气了!”
陈守义又道:“目前朝廷和杨阁老还没有缓过劲来,一旦杨阁老缓过劲来,必将对付于你,届时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