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宾客们迎亲之人纷纷叫好,这首诗以同心结、并蒂莲等为意象,三生三世,海枯石烂,当然是情真意切!
阁楼闺房之中,六郡主一身红衣,头戴公主霞冠,听着外面赵辰吟诵的诗词,顿时春情萌动,娇艳欲滴。
宫女和婆子们笑意盈盈,七郡主道:“定国公高才。”
七郡主放下红盖头,遮住六郡主的娇容,命丫鬟打开房门。
定国公赵辰入内,抱起身材高挑但很有料的六郡主出了房门,送上八抬御轿!
迎亲的队伍很快出了崇义坊。后面,跟着来抬嫁妆的众人,十里红妆。
一般而言,古代女子的嫁妆,小户人家多是8抬,一般地主之家十六抬,大户人家才有三十二抬。
到了六十四抬,那就不得了了,也就是官宦人家、大地主才有。
能够有一百二十八抬,家境之富裕那是到了奢侈的地步,多为王侯将相之家,两人一抬,前后距离正好是十里长的队伍。
这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一直从长公主府延伸到公侯街,还只是抬出了一半之数,可见多么的奢华。
大夏国时期,嫁女开始盛行奢靡之风,争相比较!
到了贾府,队伍停了下来。赵辰下马入内,又把贾婉儿抱了出来,上了一台花轿。公侯之家嫁女,花轿不能与皇家相比,这个规矩必须遵守,不然就是僭越!
贾婉儿的嫁妆也是一百二十八抬,其中多有亲戚朋友的赠礼,你三台、他五抬,凑齐一百二十八抬不是很难!
公侯街出现了一道奇观,定国公赵辰骑马走在前面,两抬轿子一前一后紧随其后,后面两列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引得无数人前来观看,啧啧称奇。
队伍返回定国公府,已近午时。
结婚一套礼仪下来,已经是午时三刻,酒宴上来,自是十分的热闹、喜庆。一直到晚上,定国公赵辰敬酒完毕,摆脱牛大力、秦逵等人的纠缠,返回后院。
今日赵辰同娶两位夫人,婚房就在隔壁。按照定国公赵辰原来的想法,干脆就一个婚房算了。但却被定国老夫人痛骂了一阵,这种离经叛道的行为,怎么能在定国公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