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蜀河古镇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趋发展,湖广移民大量迁入,汉江黄金水道进入鼎盛时期,四方商客纷纷在此定居经商,建立商号,开当铺,设钱庄百余家。嘉庆年间,曾任旬阳知县的严如煜所编《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称蜀河“商贾云集”、为“汉江小都会”。他们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也推动了蜀河文化的兴盛。然而,民国末年,群雄四起,战乱频繁,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期间在蜀河设兵站、强征苛捐杂税,对商业造成了极大影响,一时间商业凋敝,各大商户纷纷外迁,只留下了那些青砖黑瓦,默默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岁月。
在蜀河古镇,有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典故,其中杨泗庙的故事尤为引人入胜。杨泗庙,也叫杨泗将军庙,是古时航船水手祈求平安的地方。传说杨泗将军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水神,他能够保佑过往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汉江中平安航行。在杨泗庙兴旺之时,曾有“夜照万盏明灯,日受千人叩首”的壮观景象。每当夜幕降临,杨泗庙内灯火通明,无数信徒前来上香祈福,祈求杨泗将军的庇佑。而在白天,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前来虔诚叩拜,期望在水上行船时能够一帆风顺。
此外,黄州馆也有着自己的传说。黄州馆,又名护国宫,坐落于老街后坡。据说黄州商人在蜀河古镇经商时,生意兴隆,但时常受到当地恶势力的侵扰。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他们共同集资修建了黄州馆。黄州馆不仅是一座商业会馆,也是黄州商人团结互助的象征。在黄州馆的建设过程中,工匠们精心设计,力求将其打造得宏伟壮观。而黄州馆建成后,确实也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势,当地流传着“杨泗庙一枝花,黄州馆胜过他”的说法,足见黄州馆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蜀河古镇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南北建筑的特点,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现存古迹古居众多,共有102处,其中省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点9处。
古镇的街道依山而建,蜿蜒曲折,千余米的蜀河老街由青石板铺就,两旁是木板门带阁楼的老屋。这些老屋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保存完好,土墙上放置着许多花盆,为古老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走在老街上,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能够感受到那份久远的文化气质。
黄州馆是古镇建筑的代表之一。它包括正殿、拜殿、乐楼、门楼4大主体,其中乐楼是黄州馆艺术的精华所在。乐楼的门枋刻有精美的浮雕,天花板用八卦装饰,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堪称陕南会馆至今保存最为经典的建筑。这些雕刻和装饰不仅展现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