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就到了科研所的展示大厅。大厅宽敞明亮,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科研所历年的重大科研成果展板,从新型材料的研发突破到前沿技术的应用实例,琳琅满目,仿佛是一部生动的科研史诗。中央的展台上,摆放着一些科研模型和实物样品,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科技的魅力。
孙连城站在一台新型能源转换装置模型前,兴致勃勃地向院士们讲解:“各位请看,这是我们近期研发的新能源转换装置,采用了全新的原理,能大幅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一旦推广应用,对缓解能源危机有着重大意义。” 院士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模型,不时提出一些专业问题,孙连城都一一耐心解答。
然而,孙连城的心里却始终惦记着钢铁战甲项目。他一边讲解,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确保没有任何关于钢铁战甲的信息泄露。他深知,这个项目目前还处于关键研发阶段,技术细节一旦曝光,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及项目的推进。
在参观过程中,吕守信教授突然问道:“孙所长,我听说你们这儿在搞一些具有前瞻性的项目,能不能给我们透露一点?” 孙连城心中一惊,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巧妙地回应道:“吕教授,不瞒您说,我们确实有几个大胆的设想正在探索,但目前还不成熟,等有了实质性进展,一定第一时间向各位汇报。” 他的眼神诚恳而坚定,让人难以察觉他心中的一丝紧张。
院士们虽然有些好奇,但也理解科研保密的重要性,便没有再追问。随后,孙连城带着他们继续参观其他实验室。每到一处,科研人员们都停下手中的工作,向院士们行礼问好,院士们也亲切地与他们交流,询问科研进展和遇到的困难,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参观完常规实验室后,孙连城带着院士们来到了一间特殊的会议室。会议室里,灯光柔和,布置简洁而不失庄重。孙连城请院士们入座,然后说道:“各位院士,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科研理念和团队管理方面的经验,也希望能听听大家的宝贵意见。”
在交流过程中,邓子明院士分享了龙科院在一些重大项目中的成功经验,从跨学科合作的模式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让孙连城和所里的科研人员受益匪浅。孙连城则着重介绍了科研所如何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攻克一个个科研难题。